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臨夏州

臨夏州實施易地搬遷工程惠澤山區群眾

時間:2016-10-08 16:26:2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讓幸福觸手可及

——臨夏州實施易地搬遷工程惠澤山區群眾

  “吃水基本靠挑,生活基本靠田”、“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曾是我州許多貧困山區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一棟棟新房依路而建,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村組活動中心、便民商店、群眾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如今,山區群眾正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60年來,扶貧開發工作一直關系著我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尤其是1986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對傳統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徹底改革,確定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并成立專門的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就是國家扶貧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式扶貧的重要內容。

  在貧困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人類難以生存的地方,傳統幫扶式的資金支持難以解決這部分群眾的脫貧和發展問題。同時,我國西部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問題與貧困問題相互制約。一方面,由于生態環境惡劣,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難以改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另一方面,人們的有些活動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持續性破壞。盡快實現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成為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出臺的初衷,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于2001年開始試點并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把這部分貧困人口搬遷出來,通過改善遷入地的生產條件,創造發展條件,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還可以緩解遷出地的人口壓力,為改善和恢復生態環境打下良好基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對于從總體上減少貧困人口,促進“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目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走進我州的廣河縣三甲集鎮康家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棟棟漂亮的小獨院整齊排開,廣場、路燈、健身設施一應俱全,好一幅新農村美景。村民馬進海告訴記者:“以前我家住在三甲集鎮南部山區南山村,距離這里非常遠,有十多里山路,生產生活相當不方便,娃娃們上學很吃力。2014年,鎮上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修建了這個小獨院。現在的生活,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要不是黨的好政策,不知道還要在大山里生活多久呢!”

  我州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和整體搬遷、集中安置的原則,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對全州8個縣(市)貧困農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并在安置區組織實施配套工程建設,使搬遷群眾得到了實惠。“十二五”期間,我州共建成易地搬遷安置點145個、12104戶,完成基本農田整理8422畝,水利配套(襯砌渠道、排水溝、擋水墻)16.3公里,道路149.9公里,人飲工程145處,架設農電線路102.3公里,防洪河堤20.57公里,沼氣池657座,養畜暖棚871座。今年省上下達我州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4781戶2.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3885戶1.8萬人,同步搬遷的非建檔立卡896戶4013人,下達中央預算內資金1.4327億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0.2006億元;省級投融資平臺統籌安排資金8.9億元。截至目前,137個安置點中已開工126個,占計劃的91%,涉及搬遷人口1.33萬人。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十三五”時期,我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面對的是“硬骨頭”,打的是“攻堅戰”,當前我州干部群眾正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激情決戰扶貧,以易地搬遷推動扶貧,以產業發展帶動扶貧,以提升農民素質促進扶貧,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臨夏,到2020年努力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