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生命,堅守崗位待命;電話就是命令,認真細致診病。”這是徽縣120急救中心的全體工作人員時刻都牢記的職責。由于急救工作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接診的病人大多都是急危重病人,只要電話鈴聲一響,120全體工作人員立即投入急救準備。他們常常為搶救病人,不眠不休,通宵達旦,把病人看做是自己親人,把病人生命看做是親人生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蔓延,中國版塊以武漢為軸心,席卷整個神州大地,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120全體工作人員更是在工作上堅持做到精益求精,以人為本,救死扶傷。他們始終堅守在院前急救的第一線。防控命令一下達,急救中心主任高小華立即周密部署全盤工作,安排好發熱病人的轉運、急救人員的防護培訓、醫療防護用品的到位、急救醫務人員的工作安排、急救車輛的消毒清潔工作……他保持24小時電話不停機,帶領急救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為全縣人民站好抗擊疫情的前哨崗。
護士長何旭霞積極響應醫院的指揮調度,以身作則,認真履行院前急救工作職責;她加強應急值守,重新制定科室運行機制,及時建立多個護理梯隊,并組織醫護人員制定發熱患者的轉送流程和急救車輛消毒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對全縣發熱患者的轉送工作。為了保證科室人員自身安全,她多次組織科室醫護人員學習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開展護理人員防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并進行嚴格考核。她時刻關注車輛消毒與通風、個人防護等細節,加強對救護車、車載設備與救急物品的消毒力度,監督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救護車“一人一消毒。”的制度,并大力加強對醫療廢物的處理。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她耐心對120全體醫護人員和駕駛員進行心理疏導,安撫緊張恐慌情緒,鼓舞大家的斗志。與此同時她主動請纓馳援武漢,特別是當同事魏琳被選為全縣首批隊員馳援武漢后,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剪去秀發、整理行裝,再次請戰參加援助武漢醫療隊。經過重重的篩選最終被組織確定為我院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隊員,隨時待命出征。
“您好,這里是徽縣120,具體什么位置?病人哪里不舒服?是否發熱?是否有外地接觸史?”“好的,請電話保持通暢,我們立即派車。”疫情期間,120的每一位接線員在調度室都忙忙碌碌,因為這里堅守著全縣人民的“健康線”。與調度室忙碌相呼應的還有急救車輛,三輛院前和轉運急救車輛、一輛疫情防控專用車,所有工作人員都是24小時值班制。120急救中心承接徽縣境內具有流行病學史的發熱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接診發熱病人最多一天8次,遠至高橋、麻沿;病人風險未知,路況也是極大挑戰。駕駛員穿著防護服開車,悶熱是最直觀的感覺,護目鏡箍著面頰、防護口罩勒緊雙耳,鄉村小道路面坑洼顛簸,車身搖晃,可他還是用最“穩”的車技避免所有一切風險。將發熱病人轉運至隔離病區,護理人員便在指定地點開始急救車的消殺工作,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物表,再使用紫外線燈照射60分鐘后,關閉門窗30分鐘再開窗通風。嚴格執行“一人一消毒”,就這樣周而復始,有時甚至深夜凌晨急救車輛依舊在進行消殺工作。
自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醫生、護士夜以繼日的在接診病人的路上來回奔波,駕駛員也一樣全副武裝在寒風呼嘯中與他們并肩作戰,穿梭在徽縣境內的不同地方。即便是工作再累,也要在任務間隙中查看車況有無異常、燃油有無滲漏、車輛有無異響,保障車輛的正常運行。駕駛員于永軍合理安排駕駛員工作,每日接診普通和發熱病人、長途轉運危重癥病人、保障醫院用血量的充足,他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與此他還身為保衛科主任帶領保衛科全力配合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工作。劉利專職固定每日往返于醫院與銀杏隔離留觀區,保障留觀病人與醫務人員的防護與生活物資,運送留觀區垃圾,疫情期間未曾休息一天。還有醫生馮擁軍、黃宇、周繁和康芳權,護士邵秋艷、程麗霞、白丹楓、楊曉敏、單苗苗、劉曉菲和范苗苗,駕駛員趙鵬程、姜小兵、焦平和田永利也是24小時連軸轉。他們都是勇敢的戰士,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演繹“做一份工作,擔一份責任。”
前不久,橋西一位有既往冠心病、高血壓史老人因突發暈厥十分鐘家屬撥打120求救,橋西雖近,可道路狹窄,兩旁均有車輛停放,急救車不便行駛;但就算如此,從接聽報警電話排查流行病學史到現場進行搶救,他們用時不超八分鐘。到達現場時,醫生查患者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大動脈搏動消失,可見嘆息樣呼吸。醫生即刻進行搶救,胸外按壓、開放氣道、球囊輔助呼吸,與此同時護士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在經過十多分鐘的全力搶救,使得患者脫離生命危險。隨即便與科室立即取得聯系,迅速轉移至內科進行高級生命支持。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而120全體工作人員就是救死扶傷,與死神抗爭的白衣天使,是他們給了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患者繼續生存的希望,像這樣的搶救經歷了多少次,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數不盡;他們選擇了“120”就意味著選擇了辛勞和奉獻;責任,時刻擔在他們肩上!他們有的剛下班回家,有的剛端起飯碗,有的剛搶救完病人,但因為又有病人需要搶救、需要轉運,他們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加班加點,與死亡斗爭。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是一個24小時待命的副班緊接著便是值班。副班轉運病人隨叫隨到,他們必須爭分奪秒、沖鋒在前,路途的遙遠、狹小的空間、密閉的車廂、危重的病情,對每一位急救人員都是挑戰,也是責任。新生兒的轉運,家屬暈車,他們全程抱著孩子;需要轉運發熱危重病人多,路程長,他們不論何時始終不遺余力。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是他們的信條,為患者排憂解難是他們的信條,迎難奮勇爭先更是他們的信條。
有這么一群人,與死神賽跑;有這么一群人,忙碌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有這么一群人,與生命同行,不讓生命提前“下車”。疫情洶洶來臨,危難重重難料;可他們用仁愛護佑平安,用行動詮釋擔當,用守護告訴我們糟糕的事情終有一天會好起來。
通訊員:馬云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