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地,道德閃耀。在美麗的兩當縣興化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飽含真善美的道德之光,扮靚兩當,為興化添彩。
出生于1983年9月的 鄧建平,2017年參加工作,201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于2017年2月競選出任紅廟村黨村監委會主任。在擔任村監委會主任一職期間,真正做到了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系群眾、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身體力行,為紅廟村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4年脫貧攻堅全面打響,鄧建平家被精準識別為2015年脫貧對象。自精準識別后,縣、鄉兩級的幫扶干部就來到鄧建平家中,與他結對子、交朋友,在詢問了解了具體情況后,幫扶干部分析出他家經濟來源單一,沒有致富產業、沒有致富技能、發展資金缺乏成為了脫貧致富的主要制約因素。要想脫貧致富,還是要從產業發展上想辦法。
針對鄧建平家實際情況,縣、鄉兩級幫扶干部多次入戶與他家溝通交流做工作,從思想上激發了他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鼓勵他大膽干。憑著自己對中藥材的了解、中蜂養殖技術的掌握,鄧建平與家里人溝通協商,逐項分析,最終決定發展養殖中蜂、種植中藥材的脫貧致富項目。村組干部得到這一消息,決心大力支持鄧建平的產業發展,給全村貧困戶帶個好頭、做好示范,為其聯系藥材種子、申報產業獎補資金。很快,鄧建平的中蜂區建成了,第一年自繁自養發展到了60余箱,中藥材試驗田5畝(試種豬苓、天麻、重樓、白芨、元參、蒼術等多種藥材)。自從認準了這個致富路子以后,鄧建平一家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他們總是在蜂箱旁、藥田里忙碌。
鄧建平深知,種、養不難,但要種好、養好并不容易,既要科學種養,又要有實干精神,為此,他自己常在村閱讀室查閱藥材種植管理技術、中蜂養殖知識,除此他還積極聯系縣、鄉幫扶干部邀請農牧局技術員專門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平時,鄧建平也經常去蜂箱旁打胡蜂、清棉蟲,去藥田清理雜草,查看藥材的長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每個細節都不放松。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鄧建平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在中蜂養殖、中藥材種植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效益。通過連續幾年的發展,近兩年他的中藥材年增收10000余元、蜂蜜年增收8000余元。有了收入上的改觀,加上縣、鄉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他更加堅定了發展產業來脫貧致富的信心。
在自己脫貧產業穩步發展的過程中,鄧建平并未就此滿足,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須在自己富的同時,帶動和幫助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共同發展”。因此,他將學到的種、養殖知識結合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傳授給群眾,向村民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引導貧困戶積極發展種、養殖業。
現在,鄧建平已成了全村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戶的主心骨,農戶有什么問題都愿向他請教,而他也總是毫不保留地教會別人。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黨員,他把自己的知識、技術奉獻給了全村的群眾,他的所作所為得到了老百姓們的高度贊譽。他說:正是黨的脫貧攻堅的政策讓我們家踏上了脫貧致富路,我還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帶領大家過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