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禮縣橋頭鎮:“四個轉變”點“靚”美麗鄉村

時間:2020-08-12 13:10:0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立秋時節,禮縣橋頭鎮橋頭村滿山翠綠,小溪淙淙,村舍院落掩映其中,如詩如畫。自拆危治亂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在橋頭鎮的很多鄉村,滿眼的青山綠水和各具特色的村容村貌讓人流連忘返。從拆危治亂到整治人居環境,從建設美麗鄉村到管理經營美麗鄉村,橋頭鎮的許多村之間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景象,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一個個深度貧困村蛻變為美麗鄉村,既留住了最美的鄉愁,又為老百姓點“靚”了幸福生活。

橋頭鎮橋頭村是一個山青水綠、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每條路都是一福秀麗的景色,充滿著無限的魅力與生機.

在這里可以望見青山綠水、可以看到產業喜人、可以聽見清脆鳥鳴、可以聞到撲鼻花香。

近年來,橋頭村在禮縣政協的幫扶下,一手抓硬件建設,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實施了小巷道硬化、通組路改造、新建村民服務中心、改圈改廁、娛樂健身器材配備、整治人居環境等工程。一手抓扶志扶智教育,組織縣文旅局、文化館等單位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移風易俗等各類制度,助力橋頭村從“臟亂差”變為“綠凈美”的美麗鄉村。

突出群眾主體作用,由“站著看”向“爭著干”轉變。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從拆到治、從圈廁改造到美化亮化,從被動到爭著干,橋頭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干,做示范引導;采取召開群眾大會,聽取群眾意見,宣講政策、做思想工作,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支部引導不包辦”,通過一系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措施,形成了群眾全員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格局。

突出建立長效機制,由“暫時美”向“持久美”轉變。美麗鄉村根本在建,關鍵在管。橋頭村是“五評”活動的始創村,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橋頭村堅持開展“五評”活動,不斷完善健全管理約束機制,研究制定了《環境衛生評比制度》、《環境衛生管理制度》、《村規民約》等辦法,建立家美積分超市,制定了環境衛生評比表、簽訂了環境衛生三包責任書,村里的環境衛生做到了隨時清理、定期打掃。已開展各類評比活動16次,為全村衛生標兵、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優秀黨員、最美家庭頒發獎勵42人次,兌換積分超市生活用品21批156人次。

突出點線面結合,由“零散型”向“整組推進”轉變。橋頭村通過花最少的錢,甚至不花錢的方式,優化資源配置,把拆危后的瓦片、椽頭、磚塊、竹條、酒瓶等廢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不拘一格,變廢為寶,打造小景點、小節點,美化農村人居環境。今年以來,橋頭村把堅持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整組推進的方式,實現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覆蓋各個角落。

突出扶志教育,由“物質美”向“精神美”轉變。橋頭村堅持“硬件”建設與“精神”建設同步推進,通過扶貧夜校、張貼標語等方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五評”活動,形成激勵機制,激發群眾熱情,凝聚建設合力。對特殊困難家庭中的五保戶、殘疾人、一二類低保戶采取心貼心、手拉手的服務,為其整理室內外衛生、理發、購置生活用品和家具,兜牢保障底線。在公路沿線栽植行道樹,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園、小花園栽花種草,有效提升脫貧精氣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優美環境,培育致富產業,完成高質量脫貧,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通聯禮縣橋頭鎮張明敏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