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飄香。當前,在我縣上四區蘋果主產區的果園里,一顆顆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禮縣太平山果業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伍兒正在自家的果園里查看果樹長勢,看著蘋果即將迎來大豐收,羅伍兒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羅伍兒是我縣有名的蘋果種植大戶,他的果園占地650畝,2019年蘋果總產量達到了40萬斤左右,總收益120萬元左右,是我縣精細化管理標準最高的果園之一。他的合作社除了帶動當地貧困戶一起發展蘋果種植,共同增收致富以外,每年農忙時節的用工量就達到了一萬人次左右,為帶動當地貧困群眾就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們合作社帶動了30多家貧困戶,一年務工的人將近有一萬多人次,再過十幾天,我們采摘的時候,一天的用工量能達到八、九十個人,持續采摘將近20天,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合作社,對脫貧攻堅,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帶動作用。”。在禮縣隴源春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矮化密植園內,一株株近3米高的果樹整齊排列,稀疏有序的枝條間掛著一二十個紅得發紫的大蘋果,散發著陣陣果香。2015年,禮縣隴源春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連片流轉永坪鎮寺臺村、上寺村土地1550畝,定植蘋果1361畝,4萬余株,其中矮化密植園312畝2萬株,該合作社成為了繼海升集團之后在縣內新建矮化密植園最大的縣內生產企業。同時,合作社還對寺臺、上寺兩村群眾實施種植、養殖、貯藏、加工、營銷等環節的對接幫扶,積極落實“四優先”扶貧措施,即優先指導貧困戶,每戶培訓一名技術員;優先收購貧困戶的農產品,優先選用貧困戶的勞動力,解決就業門路;優先提供優質種苗及農資,開展到戶服務優惠政策,有效加快了當地蘋果產業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今年,果園預計產值能達到30萬斤,經濟價值能達到100萬元左右,對于解決永坪當地的貧困群眾就業門路和引進先進蘋果栽植技術,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帶動貧困戶盡快脫貧。” 禮縣隴源春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育文說。為確保禮縣蘋果果品優質優產,增強“禮縣蘋果”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聲譽及占有份額,促進蘋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8月份,縣農業農村局發出倡議,呼吁果農、蘋果經營大戶、電商企業遵從蘋果生產及市場需求規律,在做好蘋果秋季管理工作的同時,適時、分級、分批采摘蘋果,防止部分商家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個別果農為搶占銷售先機,在蘋果未成熟時采摘銷售,使不合格果品流入市場,直接間接損害到“禮縣蘋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這一倡議也得到了廣大果農和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希望我們縣各個部門把這個倡議一直持續下去,每年按時采摘,按時銷售,不能砸我們禮縣蘋果的品牌。”禮縣太平山果業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伍兒說 。“為了保護我們禮縣蘋果的品牌,贏得更廣泛的市場,我認為這個時間限制是非常好的。”禮縣隴源春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育文說。同時,為了保證果農豐產又豐收,進一步拓寬蘋果銷售市場,我縣將于9月25日至27日舉辦禮縣蘋果產銷對接暨消費(電商)扶貧洽談會,屆時將舉行一系列活動,對禮縣蘋果進行展示展銷,暢通蘋果銷售渠道,切實有效增加果農收入。
“8月15號,我們向禮縣的果農發出了倡議書,禁止早采 早摘 早上市,保證蘋果成熟,我們(將于)9月25號到9月27號舉辦禮縣蘋果節,也重點對以蘋果為主的農產品的銷售進行展示展銷,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增加了兩項內容,一個是蘋果銷售的整車發車儀式,二是把外地的蘋果客商,銷售商請來,簽訂銷售協議,同時,在青島舉辦消費扶貧系列活動,重點以農產品銷售為主,我們組織了禮縣的10家龍頭企業參加,其中大多數都是以蘋果銷售為主,另外,蘋果銷售期間,我們還將組織禮縣的銷售商組成小分隊,到北上廣、到四川、湖南、湖北這些地方去推銷、銷售,總的來說,采取這些措施,目的就是把今年蘋果的價格穩住,把蘋果的銷售市場拓展拓寬,保證果農有一個好的收入,保證禮縣今年勝利 高質量脫貧摘帽。” 禮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春暉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培育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近年來,禮縣堅持把做大做強蘋果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抓手,通過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園、品牌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目前,禮縣已基本形成了沿西漢水上游兩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蘋果林帶,覆蓋14個鄉鎮、24.7萬人,涉及貧困戶10319人,全縣果園總面積60萬畝。2019年全縣蘋果總產量34.6萬噸、總產值11.94億元。蘋果產區戶均果品收入21709.1元,人均果品收入4834元。(供稿 郭 虎 王 丹)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