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甘肅隴南市禮縣:三峪鄉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 托起群眾小康夢

時間:2020-11-24 11:45:5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林翠茹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扶貧扎下根,群眾脫貧有底氣。今年以來,隴南市禮縣三峪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省電信公司的幫扶,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致富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發展產業需要因地制宜,三峪鄉境內山大溝深,群眾居住分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是全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鄉鎮之一。

時下,三峪鄉伊拉兔養殖基地的廠房內,迎來了新生命的誕生,合作社建成投產后的首批仔兔剛剛出生,這些仔兔僅有雞蛋大小,飼養員時刻都要關注它們的生長狀況。

“這是我們養殖基地建成后的第一批伊拉兔幼崽,再過70多天,這些小兔子就可以出欄了。”合作社負責人王永生說。

今年6月,三峪鄉伊拉兔養殖基地正式投產運營,該基地由省電信公司出資建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進200多只伊拉兔種兔,把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肉兔產業作為脫貧增收產業,采取農戶自養、合作社托管代養、提供技術指導以及訂單式發放、保底回收、統一銷售等方式,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還帶動當地63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nEO_IMG_1.jpg

發展扶貧產業,找準路子是關鍵。三峪鄉潭峪村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4℃,群山環抱,植被良好,風景優美,素有“三峪.九寨溝”和“天然氧吧”之稱。水質清新,無污染,發展冷水養殖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今年,三峪鄉黨委政府利用省、市電信公司幫扶資金50萬元建設標準化養殖魚缸,利用縣人大幫扶資金5萬元引進三文魚、鱘魚魚苗,同時呈請隴南市水產站作為養殖技術依托單位,為養殖提供技術保障。7月份,三峪鄉冷水魚養殖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共帶動潭峪、大關等村23戶貧困戶、邊緣戶實現長期穩定增收,切實做到了真帶、真幫、真扶。

nEO_IMG_2.jpg

三峪鄉弋家村位于禮縣最南端,素有禮縣“南大門”之稱,山勢陡峭,海拔較高,村民的收入大多靠外出務工。

今年6月,省電信公司駐弋家村第一書記張春光了解到弋家村的地理環境和海拔比較適合發展藏羊養殖產業,他積極協調省電信公司幫扶資金50萬元,由黨支部領辦,成立了禮縣花奎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甘南州卓尼縣引進92只藏羊,預計明年合作社的收入能達到4萬元左右,村上的貧困戶不僅能夠拿到分紅,還可以到合作社里務工增加收入。今年以來,三峪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黨建引領,深入推進村社合一,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依托省電信公司的幫扶,大力發展致富產業,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先后建成伊拉兔養殖基地,潭峪冷水魚養殖基地,弋家藏羊養殖基地,基地遵循多個合作社自愿聯合、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采取4:5:1分紅方式,其中5%分給農戶,4%作為合作社留存發展資金,1%為村民集體資金,真正實現集體農戶雙增收。

“省電信公司作為三峪鄉幫扶單位,結合三峪鄉工作實際,圍繞“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主動作為,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力量,彰顯了企業的擔當與責任,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省電信公司駐三峪鄉大關村第一書記蒲鵬程說。

(供稿: 馬   寬)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