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中藥材收獲季節,走進玉皇鄉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村民們正在地里采挖中藥材,忙得不亦樂乎。
“高山藥香飄萬里”,一大批藥材企業也“聞香而來”。藏在玉皇鄉大山深處的藥材,如今遠銷北京、重慶、廣州等地,過去守著“金山”過窮日子的農民,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武都區玉皇鄉正徐徐展開。
入秋以來,時不時出現的雨雪天氣,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采挖,盡管氣溫很低,地里很潮,卻也阻擋不住村民抓緊時間采挖中藥材的熱情。
正在中藥材種植基地里采挖藥材的談楊生,曾是玉皇鄉安窠村的貧困戶。如今,在中藥材產業的帶動下,他逐步摘掉“窮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通過種植花椒和中藥材,再加上農閑時務工,一年下來能掙個好幾萬塊。”談楊生笑著告訴記者。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談楊生的口頭禪,也是他真實的寫照。近幾年來,為了早日走上致富路,他每天起早貪黑,將自己家的十幾畝地都種上了花椒和中藥材。夏天是花椒收獲的季節,初冬是中藥材收獲的季節,雖然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他都忙碌在田間地頭,日子過得很辛苦,但只要想起花椒和中藥材,能給他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他就開心的合不攏嘴。
近年來,玉皇鄉一直在“種什么”上下功夫、找突破、找出路。農業的探索之路,是要經過時間和汗水來證實的,經過多年的產業探索,玉皇鄉也慢慢走出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該鄉在中藥材產業發展上圍繞“一個龍頭(合作社)、兩個品牌(黃芪、白芪)、兩大基地(羊圈頭、大山)”的工作目標,通過政策引領,鼓勵農戶多元化發展中藥材,以短養長、林藥套作、長短結合的發展模式,構筑集種植、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帶,全面提升鄉域內中藥材產品市場競爭力。
目前,玉皇鄉共有中藥材基地0.8萬余畝,預計畝產值達0.5萬元以上,為快速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鞏固脫貧成果,建設美麗鄉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玉皇鄉的中藥材也乘著電子商務的“快車”,不斷拓寬了營銷渠道。
“下一步,我們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調減低效糧食作物,全面提振花椒、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扎實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玉皇鄉人民政府鄉長楊明泉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