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振)今年以來,武都區洛塘鎮高度重視人居環境專項治理工作,緊緊圍繞營造“美好環境、提升洛塘形象、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思想,立足現狀,強化領導,高度重視,壓茬推進。在具體工作中突出評先爭優,分片包干,網格保潔,責任追究,從而有力推動了人居環境專項治理工作,鄉村環境衛生明顯改善,群眾素質有效提高,長效機制得到健全。立足長遠,高起點規劃治理目標村鎮面貌是農村綜合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洛塘鎮著眼長遠謀劃,堅持規劃引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高標準高水平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結合總體鎮村規劃,以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宜游”特色小鎮為出發點,鎮黨委、政府先期對全鎮人居環境現狀做了全面調查摸底,并緊緊圍繞洛塘總體鎮村規劃,以村社為基本單元,深入分析梳理,結合產業、突出個性,把彰顯洛塘特色始終貫穿于人居環境治理全過程,堅持先規劃后行動、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層層遞進,有力有序推進人居環境治理工作。
農村人居環境,主導是政府,主體是村民。改變群眾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充分調動群眾的主體性,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做到面對面宣傳。鎮村組三級干部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與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在進村入戶過程中與村民進行面對面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宣傳,并經常性的督促指導農戶打掃好房前屋后及室內環境衛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堅持全方位覆蓋,為了使環保政策深入人心,鎮村兩級持續加大宣傳力度,逢會必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同時,充分利用鄉村大數據、微信群、村廣播等多種形式,宣傳相關知識,推介典型經驗,使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開展集中式活動,由村“兩委”牽頭,定期組織村民參加農村環境集中治理活動,努力營造大家動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涉及面廣、線長、點多,鎮村組干部充分發揚苦干實干、創優爭先的精神,按照先易后難、重點突破、示范帶動的原則,逐步實現整體推進,全面提升,深入推進“拆危治亂”行動。洛塘鎮始終把拆危治亂“清零”行動作為保障群眾安全、助力脫貧攻堅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針對全鎮危舊房屋量大面廣的實際,按照不漏一村一戶、不留死角盲區的要求,拉網式排查,地毯式推進。截至目前,累計拆除危舊房屋14838間,清理垃圾2857.3噸,復墾土地341.7畝,房屋拆除間數位居全市第一。逐步實施農村廁所改造。農村“廁所革命”是惠及群眾的民生實事,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洛塘鎮按照市區兩級總體部署要求,根據鎮情實際,科學制定農村廁所改造方案,明確分年度任務和時間節點安排,建立工作臺賬。截止目前,全鎮累計改造廁所397座,改建公廁14座,實現了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了群眾的生活衛生條件,創建了干凈、健康的人居環境,為建設美麗鄉村夯實了基礎。
打造宜人宜居美麗鄉村,狠抓環境整治是基礎,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是重點。近年來,洛塘鎮持續加大環境衛生治理資金投入力度,累計在各村修建垃圾池184座,配備垃圾箱530個、人力車245輛,為鎮區配備垃圾清運車1輛,引導村民從細節做起,共創整潔美麗家園,把環境整治工作做得更細,抓得更實。結合各村實際,按照“宜建則建、宜綠植綠、宜耕還耕”的原則,采取政府補助、群眾投工投勞的方式,幫助群眾硬化美化小巷道5.7萬米、庭院1246處,打造小景觀、小節點124處,徹底整治亂堆、亂放、亂倒現象,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在全鎮范圍內聘請村級保潔員476名,并采取全民參與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網格化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劃段包干、定期打掃,解決農村臟、亂、差的現狀,實現了村村優美、處處整潔,鄉村舊貌換新顏的效果。
洛塘鎮把制度機制建設作為村容村貌提升的有力保障,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結合全鎮實際創新舉措,研究制定《洛塘鎮全域綠美凈“村評戶比、家潔院凈”衛生示范戶評選活動實施方案》,以村社為單元,每月在各村開展“村評戶比、家潔院凈”評比活動,對評出的衛生示范戶進行適當物品獎勵,并設立“衛生流動紅旗”,讓群眾將環境衛生和個人榮辱緊密聯系。同時,繼續把督查檢查和考核評比作為推動環境治理縱深開展的有力推手,實行按月考核和定期督查、隨機抽查、工作通報、紀委約談等問效追責制度,嚴格工作問責制。每月對全鎮工作進行督查通報,排名靠前村進行表揚嘉獎,對工作開展不到位的村和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促使各村向整治成績較好的村看齊,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各村爭先創優的積極性。
下一步,洛塘鎮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持續鞏固人居環境專項治理成果,全面實現鄉村環境優化、綠化、美化,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