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趙春蘭)立春已過,萬物向陽,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主辦,市、區婦聯承辦的“春風送暖、讓愛回家”慰問活動走進武都區蒲池鄉易地搬遷兩水點,為殘疾婦女、患病母親等帶去了溫暖的祝福。
走進蒲池鄉易地扶貧搬遷搬遷安置小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干凈整潔、綠化優美,并且停放著各式各樣小轎車的院子。春風和煦,三五成群的老人們沐浴著春光圍坐在一起下著象棋,婦女們采購了大包的年貨,有說有笑拉著家常,孩童們在院子里嬉戲玩耍。
“我曾以為我的天塌了,再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了。”在蒲池鄉易地扶貧搬遷點楊溝村黨群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陳鳳花。
正在記者準備追問的時候,陳鳳花告訴記者:這一切都要從她的小女兒說起。
“我有三個女兒,可就小女兒最不讓我省心。2009年她才一歲的時候就做了心臟搭橋手術,2014年又確診為白血病。”陳鳳花在提及小女兒路慧娟的時候,語氣中雖透露著堅強但終究難掩眼里的憂傷。
據記者了解,陳鳳花家中共有5口人,三個女兒都在上學,他們一家原本居住在蒲池鄉深度貧困村--楊溝村,她和丈夫路文華一直靠就近務工維持生計。2009年、2014年小女兒路慧娟先后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確診為白血病,巨額的治療費讓日子原本就過得拮據的他們更加雪上加霜。
屋漏偏逢連夜雨,陳鳳花為了給女兒籌集化療費用,在刮膩子的時候從兩層高的架子上摔了下來,摔壞了膝蓋骨。
“2014年8月,我女兒因為白血病在蘭州陸軍總院住院化療,而我當時在她化療的樓下做臏骨置換手術,我們娘倆前前后后看病共花費68萬余元,不過好在享受完國家各項醫療保障和社會救助政策后,負債也不算多。”說起現在的生活陳鳳花滿懷信心:“別看我現在是個殘疾人,干不了重活,但是依舊能夠在周邊村鎮做些零工,照樣可以養活得起三個女兒。”
安得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俱歡顏。蒲池鄉易地扶貧搬遷兩水安置點建成以后,將原本住在大山深處、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廣種薄收的亂鞍子、黑松坪、楊溝3個深度貧困村的657戶2646人,集體搬遷了下來。
2020年4月,和楊溝村其他貧困戶一樣,陳鳳花一家5口在支付了12500元房款后,便搬進了蒲池鄉易地扶貧兩水安置點100平米的三居室。
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2018年路慧娟在經歷了3年漫長的化療后,重回了校園。現在的她只要不感冒發燒,便和其他豆蔻年華的小姑娘一樣能夠正常的生活、學習,無憂無慮地玩耍。
“陳鳳花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但是好在他們不管多難多苦都沒有放棄生活的信心。考慮到他們家現在還處于脫貧過渡時期,為防止返貧,我們鄉政府按照低保相關要求,給他們全家評定了二類低保,一家五口每個月能領1750元低保金,一年下來能領21000元,陳鳳花本人是三級殘疾,每個月也有100元的殘疾人兩項補貼。”蒲池鄉司法所所長張內強告訴記者。
“自從姑娘身體康復了以后,我感覺自己又重生了,雖然這幾年過得很辛苦,但是我從來都沒想過放棄,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只要身體保養得好,我們只管供三個女兒上學,以后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好。我和丈夫平時做些零工,一年下來也能掙個3、4萬元,再加上低保金、補助金,我和孩子爸依舊可以為三個孩子頂起半邊天。”在談及未來的生活時眼前這個41歲的農村婦女話語間流露出無比的自信。
據悉,此次活動,為蒲池鄉易地扶貧搬遷點的貧困婦女發放了價值500元的慰問品以及每人1500元的慰問金,并送上春聯,為他們帶去新年的祝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