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春蘭)易地搬遷脫貧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成效最快,效果最明顯的措施,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武都區洛塘鎮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讓易地搬遷的農戶搬的出、留得住,能致富,實現了“搬遷一戶、穩定一戶、脫貧一戶”。
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是張占領對老家青木蘭社最深刻的記憶。挪出窮窩,告別深山,成為許久以來一家人的深切渴望。
今年47歲的張占領,搬遷之前家住十分偏遠的青木蘭社,該社自然十分條件惡劣,四面臨崖、道路不通、土地貧瘠,就地實現脫貧難度非常大。當“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時,搬遷就成了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途徑。
脫貧攻堅,讓夢想照進現實。2018年12月,被認定為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張占領一家,搬到10公里外的溝底下村居安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110多平方米的新樓房。
如今,走進溝底下村易地扶貧搬遷點,隨便走進一戶搬遷戶的家里,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等一樣不少,屋外水泥路、小花園、活動室、文化廣場樣樣齊全……從深山搬到安置點,從土坯房搬進新樓房,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帶領下,全鎮搬遷的579戶3385人悄然開啟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以前住在山溝溝里,進出只有一條泥路,干啥都不方便,日子過的很困難。搬下來后,看病、上學都很方便。”村民趙興應說,起初,我們不想搬,可是鎮村干部多次到我家給我講黨的好政策,再不跟上黨委政府的步伐,感覺都黨和政府的一片苦心。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而培育致富產業是穩定脫貧的關鍵環節!搬遷以后,洛塘鎮黨委政府一方面積極組織群眾參加技能培訓,提升農戶綜合能力素質,加快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增收致富。另一方面,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就地、就近發展特色產業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