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崔麗紅)走進康縣,如同走進了一座天然的國畫美術館,再好的畫,畫完就凝固到那里,而康縣不是這樣的,打開窗簾,天生一幅新作。
上個周末從寧夏來康縣旅游的董先生對康縣就贊不絕口,“體驗了朱家溝民宿、何家莊的小木屋,如同住進了一個讓人安心的老家,很是愜意!說她是森林之城、康養勝地、呼吸氧吧真是名副其實啊,這次時間倉促,等著國慶期間我要帶上老婆孩子父母來好好玩幾天。”
“五一”節假日期間在康縣來旅游的王先生說,他們最早從蘭州下來當知青的時候,康縣的整個面貌都是比較落后的,時隔多年再一次來到康縣,寬闊的市政道路、家家戶戶小洋樓、干凈衛生的居住環境、面貌精神的康縣人民……眼前的一切都讓他很是吃驚,不停的感嘆著變化真的很大。“當時我們幾個就住在玄麻灣村,沒想到現在市政道路建的這么寬敞,幾分鐘就進城了嘛,真好,雖然變化如此之大,但一到康縣那種熟悉而安心的感覺還在,好像又回到了自己多年未去的老家。”
康縣的美麗鄉村、現代民宿、便利交通、健身場所、干凈環境等這些巨大變化帶來的幸福背后是康縣廣大黨員干部苦干實干的默默付出。
康縣委書記李廷俊同志多次深入康縣偏遠鄉鎮村社走訪農戶,把脈問診,他說要把農民的事情真正的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要想法設法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抓住老百姓的實際需求為老百姓辦實事,要讓他們感受到真幸福。
近十年來,康縣以人民群眾如何擺脫貧困,如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不斷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縣美麗鄉村。同時,深入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城鄉一體發展,立足縣情,整合資源,創新機制,苦干大干,通過扎實開展以拆違治亂、城市雙休、設施完善、服務提升、文明倡樹等重點工作,讓廣大市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飆升。
目前,康縣已創建4個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建設和提升350個“一村一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望的見山、看得見水、體驗到鄉愁”的不同標準、不同類型的美麗鄉村和旅游示范村。
康縣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村內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怕你們笑話,咱村上的路沒硬化的時候,上街趕集,碰到下雨天,我出門就得穿一雙鞋再帶上雙鞋,等出溝了再換上干凈的鞋子,哎,別提有多麻煩了。2014年我們村通了硬化路,一下感覺既方便又干凈了。”長壩鎮大溝村的村民張玉蘭笑呵呵地說。
村莊的蛻變讓百姓收獲了滿滿的幸福。“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這么好的房子,自然環境好,居住條件也好,城里有的抽水馬桶、現代化家電、環境生活垃圾分類……我們有;城里沒有的,小橋流水、清新空氣、田園美景……我們也有。咱這村民真的過上了讓城里人都羨慕的好日子。”談及現在的生活變化,村民個個喜笑顏開。
昔日偏遠貧窮的岸門口鎮楊家河村如今也是康縣美麗鄉村內外兼修的典型,該村通過開展“我邁步·你康福”公益活動,通過用文明積分兌換“小確幸”徽章來實現農戶微心愿的形式,讓群眾積極參與村級善行公益、環境衛生、社會公德及農戶家庭衛生整治活動,引導農戶從轉變落后守舊的觀念入手,進一步改善精神風貌,激發群眾自我參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內生動力,使群眾在參與中受教育、提素質。
“現在我們的生活很豐富,農村的風氣也越來越好,鄰里和諧,互幫互助,家家日子都很紅火,充滿正能量,每個人也都有環保理念,愛護家園,生活品質大大提升了,提起村里的文明實踐活動,楊家河村村民夏付仁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對比以前,村里的抱怨和吵架扯皮明顯少了,別人提起我們村都是贊不絕口!”
村子美麗了,環境改善了,文明素養提升了,致富方式多樣了,手頭富裕了,農民也成了體面的職業。
家住岸門口鎮朱家溝的崔菊梅在自己家門口拾掇了一塊空地搭起了一座充氣城堡,每到周末節假日,游玩的孩童一波接一波的。“像節假日期間的話,一天收入都在700元左右,平時沒人的時候我就務一下菜園子,總的來說現在還不錯,沒以前當農民老火(辛苦)了,上次有個蘭州的游客帶著他們孩子玩的時候還跟我開玩笑說,我這農民當的幸福咧。”
迎著夕陽的余輝,廣場上大媽們的健身操早已經跳起,孩童們你追我趕,滿臉的童真笑容使人久久難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