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武都:鄉風文明推動城市振興

時間:2021-08-22 18:27:4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巍巍五鳳山下,一個生態宜居之城正在崛起;悠悠白龍江畔,富美武都正譜寫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武都區堅定不移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筑牢武都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以創建新農村、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塑造新形象為內容,形成了隴蜀地區獨具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風向。

nEO_IMG_圖片1.jpg

近年來,武都區按照“一軸、九區、一中心”和“多綠、多景、多元化”的城市規劃布局,以建設“水系五城、綠滿兩岸”的山水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不斷拓展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做旺城市人氣,做優城市品位,全區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nEO_IMG_圖片2.jpg

正在濱江公園散步的孫女士高興的說:“現在武都城內隨處望去都是滿眼可見的綠色,晚上吃完飯帶著小孫子來公園轉轉,心情特別舒暢。”截至目前,武都區城鎮化率達41.5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7平方米,城區街道樹冠覆蓋率達到22%。

nEO_IMG_圖片3.jpg

爭先進位謀出彩,鄉村振興開新局。

地處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北部的池壩鄉,過去因高寒陰濕、交通閉塞,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因素,導致該片區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群眾生活極其艱苦。池壩鄉村民王朝喜說:“過去交通不便,驢駝馬載,路難走,趕集時我們要提前三天出發才能按時到達。現在產業路修通了,不僅生活方便,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我們還通過種植中藥材、油菜花,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質量也大幅度提高。”

nEO_IMG_圖片4.jpg

百畝中藥材育苗基地、千畝油菜花旅游觀賞帶、萬畝中藥材建設基地等一系列產業發展目標,使一大批以中藥材種植銷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異軍突起。2020年池壩鄉建成了百畝中藥材育苗基地。每年中藥材購銷額達1000多萬元,就近解決季節性臨時務工人員100多人,戶均增收1000多元。

鄉風文明建設事關鄉村振興。

新雨過后的隆興鎮楊家溝村,空氣新鮮,環境宜人,房屋錯落有致,處處透著清新與靜謐。沿著村道,一座干凈整潔的院落映入眼簾。

nEO_IMG_圖片5.jpg

“我們以前住在對面山上,交通不便、出行困難,2008年災后重建以后,舉村搬遷到現在這個新農村。我們村的大多數人都勤勞樸實,鄰里和睦,尤其重視人居環境衛生,每家每戶的院子都打掃的特別干凈,不少家庭還專門打造了庭院小景觀,這樣一來,不僅我們自己住著舒心,前來休閑度假的游客們也賞心悅目。”楊家溝村村民楊劉儉告訴記者。

nEO_IMG_圖片6.jpg

隆興鎮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扎實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樹立文明鄉風,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讓美麗鄉村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煥發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力量。

搭建文明舞臺,讓先進文化扎根鄉村。

武都區馬營鎮通過開展文明理念教育、農村陋習整治、文明創建帶動、典型示范引領、農村文化惠民、鄉村環境治理“六大行動”,倡導文明新風,治理高價彩禮現象,并利用電視、微信、戶外廣告等多種宣傳平臺,廣泛傳播新思想、新觀念;運用道德講堂、新時代講習所等平臺,把移風易俗作為重要培訓內容,使移風易俗內化為人們的新型理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nEO_IMG_圖片7.jpg

放眼山水秀,極目盡朝暉。如今的武都處處散發著更加濃厚的現代文明氣息,一座讓廣大市民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住鄉愁的宜居之城正在白龍江畔崛起。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武都也將站在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新坐標上奮力書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新篇章!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