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宕昌 古法佳釀罐罐酒--記宕市級非遺項目《罐罐酒釀造技藝》傳承人趙銀銀

時間:2021-08-25 00:24:2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酒賦》云:國有余財成市,民有余糧成酒。夫酒者,水形而火性,外柔而內剛。其成歸天數,其味蘊天香,其德承王道,其仁和陰陽,其義秉倫理,其禮遵綱常。舍其身,忘其死,呈玉液洌洌惠及小民。我國釀酒工藝傳承至今約四千余年,古法以夏采百花和秋摘野果藏于巖洞石洼之中,吸收清冽山泉和晝夜日月之精氣,堆放發酵自然天成,醞釀成酒,香氣溢發數百步,此為上古釀酒之法。

銀銀于20158月被確定為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罐罐酒傳承人,現年58歲,出生于宕昌縣沙灣鎮趙家坡村。父親承蒙祖父耳語面提,天資聰慧,釀酒技藝自成一絕,方圓村寨贊不絕口,有風調雨順之年,將青稞打碾收倉之后,秋日取少許余糧,燒煮捂堆、拌入草粬,裝缸發酵窖藏數月即成。每年春節,開缸敬神祭祖,親朋相聚暢飲。子承父業已歷三代,古法佳釀,十里飄香,燒烤酒坊,水峪溝內家喻戶曉,沿襲傳承至今已有百年。他始終把古法傳承、純糧釀造作為理念,口感純正、香味濃郁一直贏得很好的口碑。2015年被列入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名錄,在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參展時,學者大師現場品鑒,贊譽聲聲,并得到市領導題詞 《古法佳釀》墨寶一副和小茅臺之殊榮。

趙家坡村地處宕昌縣南部沙灣鎮北部水峪溝大山深處,系白龍江流域。村莊依山而建,日照充足,此處,斷崖泉和涼水泉兩處山泉清冽,四面松柏常青林木茂盛,前有水峪溝,后又大草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先祖二百年前移居到此躲避戰亂,開荒種地繁衍生息,自給自足安居樂業,民風淳樸老人長壽。十公里山清水秀的水峪溝,一路上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羌樓木屋環境優美,村內多有能人巧匠,均為家族世襲傳承。此村釀造土酒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

古語道:粬是酒之魂,水是酒之神,藝是酒之形。趙銀銀依據古法傳承,秘方釀造,自己于十二年前創辦了本村第一家民間釀酒小作坊,長期的堅持不懈精益求精,釀出了人人夸贊的罐罐酒。在釀酒工藝方面,講究天道自然,遵循古法秘方:1、選料:精選顆粒飽滿之優質糧食,將沙粒土石淘洗干凈,太陽下曬干;2、炒料:大鍋中每次放二十斤糧食翻炒十五分鐘,炒至七成熟,除去生料暴氣,顏色微黃即可,最忌炒糊粘鍋;3、煮料:將炒好的糧食在大鐵鍋中煮爛開裂,每鍋放一百五十斤糧食煮兩個小時,不能焦糊,至谷汁溢出,酒香而不酸;4、冷卻:將煮好糧食濾干水分,放置在大蒲籃中反復攪動散熱,直至完全冷卻;5、拌粬:將冷卻的糧食按照比例,一百斤糧食放入兩斤草粬攪拌均勻,再堆放一起進行第一次發酵,覆蓋粗布防止蚊蟲鼠害,放置一至三天有酒味飄起即形成酒醅;6、裝缸:再將攪動冷卻后的糧食酒醅,裝入酒缸中等待第二次發酵,時間約八個月,缸口先用塑料布裹緊,再用淤泥封存密不透風,防止空氣進入,酒醅變酸。釀酒過程也占居了天時(九月九日粬草和優質糧食)、地理(斷崖泉和涼水泉二處天然神泉)、人和(祖輩古傳的釀酒技藝)。每年春季二月二和秋季九月九各煮酒一次,兩次煮酒產量約100余缸。每年平均生產罐罐酒3500余斤,二腦殼酒6000余斤。

趙銀銀作為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罐罐酒傳承人,為了更好地弘揚本土酒文化,提升帶領鄉親致富能力,把自己2008年創辦的沙灣純糧慢曲二老烤酒小作坊進一步發展壯大。現今,他以山泉之水、紅谷、青稞、高粱、小麥等糧食與秘制草粬,固態發酵釀造,成品窖藏選用淤泥封壇,讓糧食保持更好的自然陳化發酵,三年開壇。其色如玉液,綿甜爽凈,回味悠長。因當地盛產名貴中藥材,他自主研發,又將黨參,黃芪,紅芪、當歸等滋補藥材,經科學配量添加于罐罐酒中。既保持了罐罐酒獨特的茅臺之醇郎酒之香的余味口感,又起到了名貴藥材的滋補療效。古法釀造的罐罐酒具有壯陽祛濕,溫中散寒,平補氣血,強筋健骨之功效,是中老年人健康長壽的滋補佳品,更是走親訪友的特色贈品。

201712月招賢納士吸收合作社成員,召開股民大會、選舉法人、制訂章程、健全機構,社員出資30萬元,成立了宕昌縣沙灣鎮二腦殼酒釀造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不懈努力,同年12月取得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注冊商標水峪溝生態酒業,為走向標準化生產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合作社占地5畝,其中廠房建筑面積約1畝,現存有145個大酒缸,每缸儲存糧食酒醅150斤。下設辦公室、財務室、營銷部、釀造車間、窖藏車間、成品酒庫。引進了全新的食品安全專用不銹鋼蒸餾設備生產線,提高了二腦殼酒和罐罐酒的質量和效能,實現了古法釀造和現代標準化生產工藝的順利接軌。每年吸收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人,帶動他們在家門口脫貧致富,人均年增加收入8000元。

趙銀銀于201810月在宕昌縣城關鎮時代廣場設立罐罐酒直銷總店。主營產品為42度八年窖藏二腦殼酒和紅谷藥膳罐罐酒。此藥膳罐罐酒由宕昌四寶黨參、黃芪、紅芪、當歸為主,配料桂花,菊花,枸杞,甘草,桂圓,紅棗,冰糖組成的藥膳包和發酵后的酒醅研制而成,被隴南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名貴中藥材的融合,賦予它豐富的健康元素,經甘肅省輕工院實驗室化驗,富含17種氨基酸;富含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和多種纖維素,可以通便潤腸,排毒養顏;富含多種礦物質和豐富的酵素和活性酶,可以預防人體礦物質缺乏而引起的中老年疾病。藥膳罐罐酒,同時具有補血益氣,滋陰補腎,通經活絡,根除頑疾之功效,常飲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地地道道的保健品,是鄉親們飽受歡迎的綠色佳釀。

采訪之余,趙銀銀看著自己精心釀制的一缸缸糧食精華,信心十足。他說:感謝黨的富民好政策,感謝黨的各級組織關心,讓祖輩傳承的罐罐酒技術得以發揚光大,九月九日釀酒時打算將古法釀酒技藝撰寫成書,錄制視頻,帶領本村有志青年,繼續將罐罐酒釀酒技藝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竇和平,隴南市作家協會會員,宕昌縣人社局四級主任科員。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