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市成縣:構建全產業鏈體系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時間:2021-08-30 22:30:3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成縣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根本之策,按照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聚集發展動能,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提高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水平,健全要素保障,聚力全鏈條促進產業振興,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一、堅持責任鏈條“綱舉目張”,凝聚產業振興的新合力。堅持高位推動。全縣上下堅持產業首要根本地位不動搖,把產業培育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工程,組織召開全縣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暨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及早對來年特色產業發展工作進行系統安排部署調整充實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專班,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肩上有指標”的產業發展合力堅持高點謀劃。先后制定出臺了《中共成縣委員會成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成縣2021年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實施方案》《成縣2021年發展訂單產業實施方案》《2021年成縣油橄欖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從完善政策、細化任務、增加投入、強化扶持等方面入手強力推進。堅持高壓促動。堅持好縣級領導、縣直單位、鄉鎮、村、第一書記共同負責的“五級責任捆綁”機制,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產業發展督查機制、問責追責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堅持把干部配備向產業一線傾斜,形成在產業發展一線培養干部、鍛煉干部、重用干部”的良好導向

二、推進產業布局“集群成鏈”增強產業振興的引領力推動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堅定核桃產業主導地位不動搖,近三年累計投入資金6500多萬元,通過常態化落實高接換優、整形修剪、清園刨盤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全縣核桃種植規模達到了51萬畝、1100萬株,實現了245個村全覆蓋,戶均200株、人均50株。2020年堅果產量3.62萬噸,產值5.21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055元推動訂單產業抓見實效緊抓東西扶貧協作機遇,結合成縣實際,積極引進發展辣椒和萬壽菊兩大當年種植當年見效的短線產業。采取政府幫資金、企業保價格、訂單促銷路、保險防風險的多重保障機制,形成了“集中育苗、統一配送、定點收購、雙重保障、產銷加工”為一體的訂單產業新體系。2020年,全縣發展萬壽菊2萬畝、辣椒1.2萬畝,收入達到5800多萬元,種植戶戶均收入在3500元以上;今年全縣種植萬壽菊3.2萬畝,辣椒1.4萬畝,預計實現產值1.5億元以上。推動區域產業連片成帶。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產品特色、擴大種養規模,發展蔬菜 油菜、中藥材 魔芋、烤煙等區域特色產業24.5萬畝實現產值2.8億元;全縣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598家,年飼養量達到210萬頭,實現產值2.52億元調運油橄欖苗木2.8萬株,建成了2000畝油橄欖標準化生產基地,促進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連片成帶,形成了以核桃為主導萬壽菊、辣椒為支柱,中藥材、蔬菜、草畜、中蜂為輔助大櫻桃、草莓、金太陽杏、魔芋、烤煙為支撐的特色產業發展體系

三、打造市場主體“主力陣容,注入產業振興的新動力。用龍頭企業帶動產業提質。按照“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群眾”的思路,采取引進和自育相結合的辦法,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全縣共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29農民專業合作社974家庭農場53家,全縣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48.2%全縣農產品加工業帶動2萬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涉及核桃產品的龍頭企業4家,發展涉及核桃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37,年均加工核桃1.86萬噸引進成州九源5000噸核桃及農林系列產品綜合加工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生產純物理冷榨核桃油核桃多核桃蛋白粉等核桃深加工產品5000實現年銷售收入近30億元引進青島利和萃取和青島佳一生物科技公司在成縣投資建設花椒萃取和萬壽菊葉黃素加工等5個產業項目,其中島利和萃取項目已于2020年5月正式投產,實現產值6069萬元,填補了縣生物科技產品研發領域的空白,今年預計處理花椒1000噸,實現產值8000萬元完成了萬壽菊葉黃素提取加工項目成品倉庫、浸出車間、制粒車間建設,加快推進項目后續建設,正式投產后將實現2.4億元的產值,并實現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以上,打破甘肅成縣企業出口為零的記錄;同時,積極引進隴南辣椒全產業鏈加工項目落地隴南經濟開發區紅川園區,推動實現農業產業從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激發產業聚集效應,切實做到以特色產業培育優質企業,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提升。用科技助農帶動產業增效。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全縣累計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10多萬元,為各類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村集體、農機大戶補貼各類機具700多 ,農機合作社達到9個。整合資金1285萬元,為全縣245個村配備核桃脫皮清洗一體機251臺,烘干機201臺,破殼機1000臺,建設配套廠房200座,并配套制定了《成縣核桃加工設備管理辦法》,實現了機械采收設備全覆蓋,全面提升了核桃采收后處理和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先后在核桃嫁接、修剪、病蟲害防治、配方施肥等方面創新管理技術10多累計完成核桃嫁接600多萬株,目前核桃良種率達80%成立了成縣核桃科技服務中心,不斷加強與省內外相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合作,初步建成了產學研結合的核桃產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積極加強和青島利和萃取公司在產品開發方面的合作,推動實現核桃產品多層次、多環節的轉化增值。用集體經濟帶動產業提檔。圓滿完成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全縣共配置股權25028.21萬元,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245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組建率達100%制定出臺《成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投資入股實施辦法》,通過鼓勵村級組織自主創辦領辦經濟實體或入股本村、本鄉鎮農業經營主體獲利分紅的方式,推動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245個村集體累計達到1.035億元,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5萬元。

四、擦亮特色產品“金字招牌”,激發產業振興的新活力推進“三品一標”建設。建立健全了縣、鄉、基地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全鏈條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推動建立成縣手工掛面協會、土蜂蜜等特色產品協會,進一步規范行業標準,擴大標準化生產覆蓋面。立足綠色資源優勢,取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5個、綠色食品認證4個、有機食品認證1個,全縣“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累計達到10個特色農產品牌效益穩步提升“成縣核桃”被列入“甘味”區域公用品牌“好中優”系列,成縣核桃的市場影響力逐步提升不斷完善流通體系。依托2次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的實施,投入800多萬元建成了1000㎡集農產品分級、包裝、預冷、初加工和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縣級農村電商物流倉儲配送服務中心15個鎮級物流服務站116個村級物流服務點縣鄉村三級物流流通體系逐步健全。持續深化電商扶貧。有效運用好“成縣電商”金字招牌抓住全市大數據建設試點縣建設機遇,高標準建成了成縣大數據中心,探索建立電商大數據分析系統,不斷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積極打造“直播村”,常態化組織開展直播帶貨活動今年以來,累計線上銷售農特產品6300多萬元,促進農特產品與大市場的有機銜接,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同時,借助城陽消費市場優勢,加大農特產品宣傳推介力度,通過農超對接、企業團購、電商銷售的方式深化消費協作今年以來,全縣消費協作銷售額達3000余萬元帶動更多群眾穩定增收致富

五、鍛造立體保障“堅實后盾”,提升產業振興的支撐力。強化耕地保護。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守住全縣51.78萬畝耕地紅線。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探索在價格補貼、農業保險、耕地地力保護、利用撂荒地創業和信貸等方面強化政策扶持,將具備條件的撂荒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動員撂荒農戶自主復耕復墾引導常年外出務工和無勞力耕種的農戶將撂荒地向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同時建立健全撂荒地治理長效機制,將撂荒地復種與萬壽菊、油橄欖等農業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促進綜合開發利用。目前全縣撂荒地完成整治面積4770畝,占全縣整治任務的80.7%。加快推進“8.12”暴洪災害損毀農田修復建設進度,總投資1.02億元的全縣8.5萬畝水毀農田修復項目已完成8.24萬畝,占總任務的97%強化風險防范。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兜底作用,不斷增品、擴面、提標,今年以來,落實各級補貼險種3大類18個品種64.6萬畝,實現簽單保費398萬元,參保農戶1.46萬戶次;同時及早謀劃完善理賠程序,建立保險理賠協調聯動機制,有效險筑牢農戶增產保收最后防線。強化金融支撐。積極引導縣內金融機構落實落細金融支持政策,創新供給優化服務,為培育發展壯大縣域特色產業提供有力金融支撐。今年以來,發放涉農貸款64.58億,其中“產業振興貸”6485911萬元,有效緩解了農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有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支持農民持續增收。(成縣政府辦 豆旭輝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