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在如火如荼的抗疫一線,
除了醫務人員,還有沖在前線的民警、
基層工作者、黨員干部、志愿者、
以及企、事業工作者們,
他們“逆行”在街頭巷尾、
鄉間村落、高速路口,日夜奔波,
不畏艱險、辛勤付出,
為的是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
向您們致敬
城關鎮司法所所長:負重前行,"舍小家為大家"
李果,城關鎮司法所所長,鎮疫防辦副主任。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時,他還是個鄉鎮“新人”,因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被任命為城關鎮疫防辦副主任。2021年疫情卷土重來,他已然成為那個最熟悉疫情防控工作的“老城關”。
面對疫情,作為“指導員”的他一刻也不敢放松,每天根據疫情最新動態及時調整工作方案,積極協調各項防疫工作,隨時轉發疫情防控官方信息,并在第一時間電話通知各主要負責人,確保疫情防控最新信息及時傳達;加強與“兩站一路”、衛健、疾控部門銜接,保證信息來源及時準確,政策落實準確到位。每天核對各村、社區及108個縣直單位的“來兩”“返兩”報表、比對行程軌跡,督促落實重點人群管控措施。
圖為李果深夜加班核對報表
經常忙碌到深夜,他才有時間吃晚飯,餓了的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面。“現在疫情防控形式嚴峻,早出晚歸,已經一周沒見孩子了。”李果面露愧色,“家里兩個孩子還小,媳婦一個人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老人,很辛苦。但是疫情當前,每個人必須服從組織安排,疫情不退,我們決不能退。多虧她很理解我,沒有半句怨言。虧欠家人的,等疫情過去慢慢地補償吧!”
社區值守員:隨時待命的“戰士”
50歲的王黨英是兩當縣城關鎮校場小區的社區值守員,她每天的工作瑣粹、責任大,在監測點值班、登記出入人員信息、口罩佩戴檢查、體溫測量、查驗健康碼、行程碼;電話摸排“來兩”“返兩”人員信息。
非常時期,要求對涉疫人員的信息核查,既要保證快速細致,又要確保信息內容精準。涉疫人員一個人的信息大約就有十幾項內容,只有如實掌握好第一手資料,才能進一步開展工作。被核查人員的情況各不相同,中高風險返兩人員需要集中隔離,低風險返兩人員必須居家隔離。此外還有中風險地區,密接、次密接人員,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現和需要核查的人員取得聯系,了解排查他們的行程軌跡和家庭具體情況,并詳細記錄下來,然后第一時間匯總、上報。
每次給需要核查的人員打電話,大約需要5至1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王黨英說:“打電話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其實真不太容易。我們需要得知對方的職業、家庭人員信息、“來兩”“返兩”前所在風險地區、乘坐交通工具、是否注射疫苗、是否核酸檢測等一系列內容。如果對方配合回答還好,如果不愿意配合,只能耐心地反復做工作。”遇到怎么也說不通的被核查人員,沒有好辦法,她只有和本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到居民家走訪核實數據,以確保信息準確無誤。
圖為王黨英在社區入戶統計居民信息
圖為王黨英正在填寫社區居民疫情信息報表
“防疫信息的核查,絕不能有半點疏漏,必須做到全覆蓋。”王黨英說,她負責的小區每天的核查任務量較大。而且信息核查任務的推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任務就是“加急”件。
在王黨英的手機里,“社區疫情防控報表群”“疫苗接種群”……數個工作群的頭像不時地顯示出小紅點。她看著手機屏幕說:“這是又有新信息來了,我現在就是隨時待命的‘戰士’,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無論多大的難關,我們都能跨過去。”
疫情卷土重來的危機時刻,總有無數舍小家、顧大家的這樣一群人,面對疫情,他們毅然走出家門,并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用自己的耐心、愛心和敬業精神,筑牢疫情防控“戰線”,當好人民的堅強后盾。他們是防疫一線的普通工作者、是居民志愿者、也是普通市民……他們是堅守崗位的最美逆行者。他們說:走出家門,是為了守護家門。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作者:劉 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