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 巧手剪紙寄初心 藝術傳承頌黨恩

時間:2021-11-09 14:57: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武都訊(通訊員 黃驪珠

剪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豐富、精美的藝術品。2006年,剪紙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剪紙手工藝人自然背負起了傳承非遺的使命。今年60歲的鞏彥林,家住蒲池鄉小蕎溝村,因為以前被村里辦社火影響,十八歲開始他就因為興趣愛好自己摸索著學習剪紙,慢慢的鞏彥林走上了剪紙這條道路。

我們小蕎溝村以前就注重文化生活,逢年過節經常舉辦花燈、社火,小時候我看到花燈上的花特別的好看,老人家剪花的時候我就圍著過去看看,他們兩剪刀就能剪出特別好看的花,從此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門剪紙藝術。蒲池鄉小蕎溝村剪紙藝人鞏彥林說。

剪紙的創作過程,是創作者處于長期對生活的觀察和領悟,將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事物通過藝術形式體現出來,只見鞏彥林神態專注,剪刀在手中靈巧舞動,須臾之間,紅色革命、新時代美生活、美麗鄉村等作品的造型就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為了這個畫面效果更佳的情況下,可以勾劃一下,在這個剪得過程中,這個流線一定要流暢,把握有些方面的細節,最后達到我想需要的效果。”鞏彥林邊剪邊說。

剪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具有淳樸的民間特色,表現形式喜慶吉祥,鞏彥林用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反映如今的美好生活,賦予了傳統民間藝術新的味道,傳遞著正能量,剪出了新時代下的幸福生活。

這個有山、梅花鹿都體現在了畫面上,還有石榴、牡丹都是體現我們農村人勤勞致富、多子多孫等這幾個意思”鞏彥林介紹到。

鞏彥林的剪紙藝術題材廣泛、表現手法多樣、刀法細膩流暢。近年來,鞏彥林在繼承、研究傳統剪紙的基礎上,創新出了多種新的表現形式,創作了多幅歌頌我們祖國社會和諧進步的作品,一幅幅活靈活現的作品表現了國家的繁榮富強,為剪紙這古老的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如今,他在剪紙的道路上已經走了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從青春時代的滿頭青絲到頭頂日益清晰的白發,在無數個剪紙的日日夜夜,留下手上的厚厚的老繭,這是他傳承堅守這門老手藝的見證

剪紙作為中華傳統的一種文化藝術,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它充實于各種民俗活動中,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卻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隨著年紀的增大,鞏彥林的眼睛視力漸漸下降,做起剪紙來更加艱難,但他仍有自己堅持的信仰…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剪紙,因為這個東西很麻煩,也沒有耐心去做這樣的事情,這是現在的一種生活方式決定的,大家沒有以前那么多的時間來自發性地去做這些事情。中華文化是一個寶庫,里面有許許多多的瑰寶剪紙也是其中的一個,是咱老祖宗留下來的承載著我們民族的記憶,值得我們去傳承和發揚。我想讓更多的下一代、年輕人喜歡剪紙,總得有年輕人來傳承我們的剪紙!”鞏彥林由衷的說。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