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店村鎮立足鎮區資源優勢,以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作為主要載體,聚焦發展傳統看家特色優勢產業,助力群眾增收,為全鎮鄉村振興賦能增效。主要做法是:
一、高標謀劃,繪制產業發展新藍圖。
店村鎮黨委政府堅持規劃先行,在全面摸清全鎮產業發展歷史、基礎條件、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組織鎮村干部遠赴山東省壽光市、白銀市、靖遠縣考察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和大棚管理技術,在深入考察學習的基礎上,提出了打造“三區一園”的產業發展目標,即在大寨村建設傳統優勢蔬菜產業示范區、新村村建設蔬菜創新實驗示范區、尹寨村建設現代智慧農業核心區,全力打造規劃面積500公頃的店村鎮現代農業(蔬菜)產業園,在全鎮培育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傳統特色產業體系,凝心聚力發展設施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多次邀請縣農業農村局技術骨干對鎮內專業合作社及部分農戶有針對性性的開展特色農業產業業務培訓,不斷在產業藍圖的落地中做好技術支撐。
二、“支部+”模式,構筑產業發展新格局。
為推動“三區一園”的發展藍圖加快落地見效,店村鎮堅持將村支部作為“領頭雁”,不斷創新“支部+”產業發展的新模式,通過“政府獎補、合作社注資、村集體補資、種植戶籌資”的方式,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組織化水平,集中制、謀眾產,為打造“特色產業新高地”注入各方活水。在大寨村傳統優勢蔬菜產業示范區,在黨支部引領下,籌集資金46.3萬余元,流轉土地105余畝,新建塑料大棚120座,結合群眾自建的160余座塑料大棚,形成了種植規模280余座的傳統優勢蔬菜產業示范區。爭取項目資金300余萬元,在蔬菜大棚較為集中的區域新修了6條7.6公里的產業路,拓寬及砂化田間產業路21條。在新村村蔬菜創新實驗示范區,由支部牽頭流轉土地60畝,建設鋼塑結構蔬菜大棚59座,建成380㎡日光節能育苗溫室1座,面積6600平米的13連棟大棚和一個年育苗能力達到500萬株以上的集約化育苗場,3個庫容300立方的果蔬保鮮庫;陸續試種成功了蒜黃、韭黃、蘆筍等高經濟價值的蔬菜品種。在尹寨村現代智慧農業(蔬菜)發展核心區,由支部具體負責流轉土地68畝,建成了全市單棚標準最高、栽植面積最大、集約效能最優的溫室暖棚3個,單棚規格長76米寬25米高5米,建成900平方冷棚8個,探索出了集暖棚建設技術、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為一體的蔬菜發展新路子。
三、高標謀劃,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
下一步,店村鎮以全縣菜籃子基地的定位,瞄定蔬菜農業產業作為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在以下四個方面重點著力,久久為功。一是大力發展“三蒜”產業。積極爭取各級設施農業項目和財政補貼資金,積極實施對新建設施農業和舊棚改造進行補貼,提高全鎮設施農業水平。二是繼續推廣傳統蔬菜產業。以創建省級準化示范園為契機,大力推廣標準化示范園建設,加快蔬菜產業升級改造,提升蔬菜品質。三是加大觀光農業的發展。繼續培育一批蔬菜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觀光農業生產集約化、產業化的進程。四是強化訂單產業的發展。加快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廣訂單農業“市場+合作組織+農戶”的運作模式,做大做強訂單產業。
(通訊員:張建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