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油橄欖種植忙。在西漢水畔的禮縣雷壩鎮茍壩村,600畝荒坡被一排排油橄欖樹苗填滿。
“我們趕在3月底前就種上了油橄欖樹苗,現在正是灌溉期!逼垑未妩h支部書記張新剛感慨道:“以前這里是一片荒山,溝壑縱橫,雜草叢生,但地形條件、光照氣候適宜種植油橄欖!
2017年,市經濟林研究所對魚池村進行多次調研和考察論證,采用集約化栽培技術建立油橄欖示范園110畝,栽植初掛果期油橄欖3400株。據統計,2020年,示范園掛果株率為28.44%,2021年產鮮果2500公斤左右,帶動貧困戶務工20人,月工資3000元。
有了成功經驗做示范,油橄欖就像星火,逐漸向周邊的村莊發展、蔓延,由點到面,播撒希望。
雷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江介紹,2021年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謀劃和積極推動下,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投入到油橄欖產業發展行動中,坪頭村、關西村、蒲陳村3村率先種植了油橄欖2300畝。今年開春以來,在西漢水流域又選擇5個油橄欖適生村栽植。截至目前,全鎮已全面完成油橄欖2300畝改造提升,2600畝整地挖坑、栽植等工作。
一時間,“大力發展油橄欖產業”成了全鎮干部群眾的共識和期盼!拔覀兘涍^認真研判,決定根據各村的情況,探索不同的發展模式,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和‘支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睆埥f。思路一出,全鎮上下干勁十足。“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油橄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織村干部包抓包干,同時,積極協調合作社、公司紛紛參與進來,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實地指導培訓。” 張江說,油橄欖產業給農村帶來了新氣象,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油橄欖產業喚醒了“沉睡”土地,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這不僅是致富樹,更是生態樹!崩讐捂偟刭|條件差,生態脆弱,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高發地!坝烷蠙飚a業不僅能讓老百姓增收致富,更是大大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避免了地質災害的頻發!
如今,驅車行駛在西漢水畔,一山連著一山,所到之處,荒山荒坡大部分都栽種著油橄欖樹苗,象征著希望的產業延伸到雷壩鎮的每一個鄉村,可謂是舊貌換新顏。
“未來,我們將聚力產業富鎮和生態美鎮的目標任務,打造油橄欖綠色長廊,延長行道‘線’、擴大綠化‘面’,真正在綠水青山間收獲金山銀山!币环鷳B美,產業旺,村民富的鄉村畫卷正在西漢水兩岸徐徐展開。
(文/ 肖紅 圖/ 李董)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