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 (通訊員 高瓊)初夏時節,走進徽縣銀杏樹鎮高坪村,硬化的村社道路四通八達,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夾道而立,一座座黃墻灰瓦的農家庭院整齊排列……高坪村如今大變了樣。
村子里的點滴變化,花甲之年的村民劉彥英看在眼里,樂在心頭,感嘆地說:“不敢想!”
手指著規劃藍圖,銀杏樹鎮黨委書記喜不自禁,信心滿滿,不停地說:“有奔頭!”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高坪村找準路子、邁開步子,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越來越多“不敢想”“有奔頭”的“好事情”在這片熱土上輪番上演。
盤活土地資源 讓產業發展旺起來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
“土地,放在農戶手里,分散使用,效益不高。流轉出來,村里統一規劃,適度規模經營,形成產業,才能帶動大家共同致富!贝逯魅胃哂莱山榻B說,高坪屬于城郊山區村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十分適于發展農林業。
近年來,高坪村緊抓全縣打造“中國苗木之鄉”的大好機遇,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苗木繁育產業,2011年,村黨支部依托徽縣明遠三農綜合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搭乘“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的順風車,創新推進“支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共流轉土地1700余畝,總投資2600萬元,高標準定制綠化、造林苗木,種植34個品種118萬株苗木花卉,吸納600多名務工人員,年發放勞務工資達150余萬元,平均每戶年增收都在1萬元以上,有效解決了基地附近閑置勞動力就業。
今年70余歲的李秋蓮是村里的老人,和兒子相依為命了半輩子,由于兒子有先天性疾病,老人的生活很是艱辛,2020年,她將4畝多地流轉給合作社,一畝500元,合作社一次性支付了三年地租6775元。
“黨的政策好啊,政府為我們配了股,一年下來還能拿到兩千多元的分紅款,地租加上分紅,我們娘倆兒的生活有保障了啊!”說起如今的日子,李秋蓮熱淚盈眶。
改善人居環境 讓富民新村靚起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美不美,關鍵看環境。
如今,行走在村子里,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敢相信,這個昔日城郊村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小橋、流水、人家在這里成了現實,河池園、迎客松、千年古井等一個個特色小景點徜徉在初夏的陽光下恬靜而美麗,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感嘆“趕上了好時代!”
“老家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上地都是摩托車,大門口的麥草堆變成了迎客松,家家戶戶都修起小洋樓……”看著家鄉的巨變,回鄉探親的老人高懷里很是激動。
近年來,高坪村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的基礎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為抓手,因地制宜、高位推動,先后投資270余萬元,完成巷道硬化8600余平方米,改造提升房屋125戶480余間,新建公廁2座、垃圾池6座、排水渠800余米、安全防護墻400余米,打造了河池園等別具特色的小景點8處,在提升鄉村“顏值”的同時,彰顯了深厚的“人文”底蘊。
發展田園綜合體 讓鄉村旅游火起來
“產業發展了,村子變美了,大伙兒的腰包鼓起來了,發揮城郊村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把城里人吸引過來消費,我們的鄉村旅游也會蒸蒸日上!闭勂鸢l展田園綜合體,高坪村黨支部書記錢小妹告訴筆者。
近年來,徽縣高坪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充分發揮苗木繁育的資源優勢、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及和諧淳樸的人文優勢,先行先試,發展建設“徽縣高坪城鄉共享田園綜合體”(河池園)文旅康養產業,通過“觀一線、游三谷、環四嶺、賞田園”,著力打造“吃農家飯菜、品自釀鮮啤、賞千畝花海、玩極限體驗、住民宿木屋”的鄉村觀光旅游示范區,將形成企業擴基地、村社壯產業、群眾快致富的喜人局面。
漫步在徽縣高坪村田園綜合體千畝花海,一簇簇、一團團的花朵兒競相綻放,紅的桃花、粉的碧桃、紫的紫荊、白的麗桃怒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宛如一位多情的畫家蘸墨春色,讓赤橙黃綠青藍紫渲染著這里的角角落落,成了一幅鑲嵌在山澗中的絕美畫卷,讓追尋撲面而來花香和久居喧囂城市的人們盡情釋放。
“我們大伙兒可都盼著呢,期待田園綜合體能為咱村老百姓創造更多的財富!绷钠鸫遄拥奈磥,正在管護苗木的村民高國強滿懷期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