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通訊員:劉敏)仲夏時節,在成縣小川鎮撂荒地整治現場,鎮村各級干部駐守田間地頭,挖掘機忙著挖填泥土,旋耕機跟在后面來回翻耕,這么一來一回,被野草覆蓋的撂荒地隨即變得平整松軟。隨后,一群扛著鋤頭等農具的村民開始忙碌起來,平地、起壟、鋤草、拉線……機械的轟鳴聲在山間回蕩,一幅幅忙碌的農耕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成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開展“撂荒地”整治作為糧食生產安全和耕地保護的重要抓手,嚴格按照省、市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部署要求,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宣傳動員、摸底核實、部門協作等措施,扎實推進全縣撂荒地整治工作。
高度重視快部署
今年以來,成縣多措并舉開展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先后多次召開各類會議,對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進行扎實安排部署,靠實整治責任主體,提出具體要求,有力推進工作落實。縣鄉兩級成立了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成州大地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耕地撂荒整治攻堅行動。
在撂荒地整治過程中,成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把撂荒地整治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重點,多次深入鄉鎮、村社、田間地頭,圍繞糧食生產、撂荒地整治等工作進行督導調研,發現問題、現場交辦,推動工作落實?h直主管部門認真做好跟蹤督辦落實,確保撂荒地整治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廣泛宣傳齊動員
紅川鎮堅持宣傳引導,通過村村通、微信群、鎮村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宣講等方式,向群眾大力宣傳撂荒地整治的重要意義,教育引導群眾養好土地、種好土地。
為扎實推進撂荒地整治工作,穩定和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成縣各級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入戶走訪,張貼發放《致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使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撂荒地耕種的意義,切實提高群眾復耕復種積極性。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持續開展對農村耕地保護法律、法規、糧食安全和撂荒地整治等政策的宣傳,發布《致全縣公職人員及家屬的一封信》,明確責任,號召全縣“兩半戶”帶頭示范,積極參與,切實完成撂荒地整治任務。
精準施策抓整治
陳院鎮扎實安排部署,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拉網式、臺賬式排查清理,實行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不留死角,摸清底數、掌握實情。全面收集整理耕地拋荒相關檔案信息,找出問題節點,追查問題根源。對排查清理發現的耕地撂荒現象,逐一建立問題臺賬,限期整治。
撂荒地整治開展以來,成縣各鄉鎮主動作為,積極響應及時召開了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回頭看”等會議,統一思想,靠實責任,對各轄區內的撂荒地專項整治進行了周密部署,確保整治責任到村、到社、到戶;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地”的原則,組織工作專班深入農戶、田間地頭,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摸排登記,建立核實摸排和整治工作臺賬,為復耕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實基礎。
在掌握撂荒底子的基礎上,成縣認真分析撂荒原因,緊盯整片撂荒等重點區域,精準“把脈”,堅持“全覆蓋無死角,不落一戶、不漏一塊”的原則,認真對照“三調”圖斑,在逐地塊實地踏勘、排查甄別、精準建立信息臺賬的基礎上,多措并舉大力開展整治,通過宣傳動員耕種一批、引導流轉耕種一批、服務托管耕種一批、收歸集體耕種一批、項目支撐提升一批、分類施策置換一批的“六個一批”措施,持續推動撂荒地實現動態清零,確保耕地面積、播種面積、糧食產量“三個不減”。
整治荒地變良田
紙坊鎮廟下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依托成縣宏安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農戶撂荒地100余畝,從外地引進優質大黃種子,邀請甘肅農業大學專家現場進行指導培訓,發展大黃種植。
黃陳鎮在利用撂荒地種植高粱的同時,從技術、土地流轉、信貸等方面強化政策扶持,助推撂荒耕地復耕復種進程。
因地精準施策,成縣堅持邊排摸邊整治的原則,對排摸出的撂荒耕地,根據村情實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積極鼓勵有勞力的農戶自行復耕復種,無勞力耕種的農戶采取投親靠友、鄰居幫助的辦法進行代耕代種代收,對常年外出務工無人耕種形成的撂荒地引導向農業經營主體依法流轉等形式推進撂荒地整治,
據了解,“三調”圖斑數據反饋成縣撂荒地面積21923.71畝,經核查確認,需整治撂荒地面積7816.36畝。目前,已整治撂荒地面積7112.67畝,整治完成率91.00%。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