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市武都區魚龍鎮觀音壩村:打造詩意鄉村 留住美麗鄉愁

時間:2022-07-04 20:56:0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白雪茹 邊馮軍龍鎮觀音壩村位于鎮政府東南方向5公里處,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風景怡人。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137519人,黨員18人,耕地面積1823畝,全村群眾以傳統糧食、中藥材種植和勞務輸轉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走進觀音壩村看到,干凈整潔的巷道,錯落有致盡顯鄉村氣息的房屋,展示農村生活場景、融入高山戲元素的手繪文化墻承載著村莊歷史變遷,散發著鄉土文化的村史館,精致的小花園、小景點、小廣場依山而上,綠樹環繞,俯瞰整村的“龍骨崖”步道······宛如走進一幅美麗的畫卷中。

2021年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魚龍鎮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突出規劃引領,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優化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觀音壩村徐徐展開。

美麗鄉村建設,村莊規劃是統攬。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生態保護和民俗文化傳承,結合綠水青山、民俗文化等資源稟賦,按照“魚龍有戲、生態康養”的定位和“有山有水、留住鄉愁”的建設目標,從頂層規劃設計上推動“顏值氣質兼修”,將項目建設與發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挖掘生態、自然、人文等優勢資源,謀定而后動,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提供保障。

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新村是載體。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村莊風貌提升、 “龍骨崖”步道修建、小景點小廣場水景觀打造、村史館改建、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等都注重保留鄉土味道,順應村莊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原有肌理,依山就勢,就地取材,不盲從、不照搬,不搞大拆大建,不砍樹、不毀草、不挪石,留住了美麗鄉愁。

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興旺是根本。按照“經濟作物+糧食作物+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的發展思路,堅持糧食生產與中藥材產業齊頭并進,在山上發展中藥材產業,在平壩成片種植馬鈴薯、玉米和小麥500畝,時下,白色和紫色的馬鈴薯花競相綻放,即將成熟的麥田在藍天白云下一片金黃,吸引游客觀光旅游,感受田園鄉愁,欣賞洋芋花開“賽牡丹”的美景、邂逅風吹麥浪的浪漫。

美麗鄉村建設,文化傳承是靈魂。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與“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都高山戲分支之“大身武戲”就起源于觀音壩一帶,將高山戲元素融入墻體彩繪、小公園、小廣場等美麗鄉村建設的方方面面,村史館上墻的高山戲演出程式、保存的“大身武戲”演出服飾和道具,陳列的高山戲人物泥塑,讓小孩從小了解學習高山戲,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高山戲。

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是關鍵。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觀音壩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規范村莊畜禽散養行為,拆除影響村容村貌的危舊房屋、殘垣斷壁,結合水景觀打造扎實開展“河道清四亂”,教育引導村民們講衛生轉觀念、摒陋習、樹新風,人人爭做環境衛生的參與者、守護者,促進鄉村由外在美向內在美、持續美轉變。

如今的觀音壩村舊貌換新顏,生態宜居、美麗愜意。處處散發著靜謐與安逸,充滿著詩情畫意,讓人品讀其中,向往的詩與遠方,何必一定要遠行。在熟悉的魚龍就能來一場完美旅行,到觀音壩村就可以賞田園風光、尋鄉愁記憶趕快收拾行囊一起來感受吧!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