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整潔寬闊的水泥巷道,花紅樹綠的生態長廊,抬頭望見的文化墻繪,記憶猶新的美麗庭院……走進宕昌縣獅子鄉獅子村前莊社,眼前的景象恰如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美好鄉村圖景。
前莊社的新變化是獅子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所結下的碩果之一。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獅子鄉致力打造產業興旺、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斷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近日,記者深入獅子鄉進行實地探訪,探尋鄉村巨變背后的故事。
建設美麗鄉村繪就幸福生活
漫步在前莊社,樹、石、路、水、亭、廊,一步一景,漫步在綠樹成蔭的游行步道上,幽靜又充滿詩情畫意的院落與周邊自然村貌融為一體,讓人身心愉悅。
前面這個文化廣場,原來這里還是垃圾坑,今年鄉上通過精心打造,植樹種花,硬化地坪,搭建涼亭,墻面繪畫,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旅游觀光打卡地……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農村要有新風貌新生活。近年以來,獅子鄉穩步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小香菇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8月11日,走進獅子鄉獅子村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合作社食用菌種植基地,一股菌香撲面而來,一排排整齊排放的菌棒上,像雨傘一樣展開的朵朵蘑菇,甚是惹人喜愛,剛剛長出的幼菇,又像溜圓的小石子,密密麻麻。大棚里,村民正忙著采收已經成熟的蘑菇,一派收獲的景象。
產業要發展,特色是關鍵。據了解,近年來,獅子鄉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積極扶持鼓勵村民大力發展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經濟價值高、市場銷路好的菌類,讓食用菌產業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帶動村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種出“幸福菇”。
開拓市場,產銷對接。眼下香菇產業迎來豐收季。合作社積極發展冷鏈運送、直供直銷、電子商務等銷售方式,提高香菇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帶動農戶64戶234人,吸納當地農民在產業園務工15人,預計年底保底分紅9.36萬元、村集體積累6萬元、增加勞務收入13萬元,配備冷藏車1輛,每年出產鮮香菇約40噸。合作社負責人羅小明說。
突出生態優勢,加快產業發展。獅子鄉在種植業上,充分挖掘獅子紋黨獨特品牌和市場優勢,穩步發展大黃、當歸等其他中藥材;大力發展食用菌香菇培育;新建千畝冬菜籽(蔓菁)連片種植,全力打造宕昌蔓菁油品牌,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養殖業上,大力發展畜牧養殖,逐步擴大生豬、土雞、中蜂養殖業規模化、規范化。鄉黨委書記沈俊平說。
發展鄉村旅游讓沉睡資源火起來
山花爛漫的鰲背梁情人樹、異域風情的五角楓部落、如夢似幻的森林慢谷、回歸田園的蔥壩山莊……夏日,走進獅子鄉,打開鄉村旅游的斑斕畫卷,誰能忍得住不在此駐足流連?
跟隨釆訪的獅子鄉政府鄉長杜永翔介紹:獅子林區一帶的河道里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人們稱之為接骨靈丹的娃娃魚水蛇。獅子不但是聞名遐邇的藥材之鄉,也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除獅子八景之外,還有鰲背原始森林、寬壩天然溶洞、財神爺梁以及蔥壩一帶云海景觀等多處景點,其中最神奇,知名度最高的還是位于角獅公路刮灣站處的夫妻泉(又叫間歇泉。
今年來,獅子鄉以發展鄉村旅游為統領,著力打造“鄉村即景點、農戶即景觀、文化即生活”的旅游新模式。鄉上積極促進農旅互動,依托獅子八景、天然藥鄉、古樹名錄,木屋板房,建設了一批旅游節點、民俗村和農家樂等項目,讓當地鄉村火起來了。
劉國慶 劉治學 代志平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