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今年以來,成縣立足資源稟賦,把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引種,以質取勝,有序發展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地建設、龍頭培育、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和倉儲物流等重點工作,中藥材產業發展質效得到較大提升,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堅持高位推動,夯實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一是夯基壘臺繪好“布局圖”。成立了由縣級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農村、財政、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專人具體負責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日常工作。制定出臺了《成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成縣2022年中藥材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成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扶持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尤其對中藥材產業從發展規劃、政策扶持、產業獎補、基地引領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性保障措施,為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政策保障找準“關鍵點”。進一步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各項扶持政策,努力擴大中藥材收入保險覆蓋面,防范和化解中藥材種植期間自然風險和收獲期市場價格風險,為中藥材育種育苗、種植、倉儲、加工、銷售、運輸等全產業鏈提供保障,建立全產業鏈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同時,積極向廣大農戶宣傳普及農業保險知識和政策,提高其對農業保險的知曉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參保意識。協助保險經辦機構承保到戶、查勘定損和賠付兌現,配合提供農產品價格信息等工作,引導農戶積極投保農業保險。三是加強監管把牢“安全關”。積極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減少種植過程中化肥、一般農藥等投入品用量和頻度,提升耕地質量,促進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組織農業綜合執法、農產品質量監管、植保和土肥部門,加強對中藥材種植環節的檢測監督,通過培訓建立技術服務隊伍,配套完善取樣、檢測等設施設備,規范各種藥材包裝及品牌標識,加速推進中藥材種植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二、多輪驅動發展,加快推動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一是調研紓困強保障。及時組織縣、鄉(鎮)人大代表和技術人員對我縣中藥材種植重點鄉鎮及中藥材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進行了深入調研,詳細了解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等情況,對種植品種、銷售價格,產量、產值、種子、種苗供應進行全面了解,深入研究分析了制約當前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瓶頸困難,高質量起草了《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為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決策依據。二是延鏈補鏈夯基礎。深入實施補鏈延鏈強鏈行動,積極開展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引培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工作,目前全縣有中藥材企業1個(甘肅鑫園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了年加工中2000噸的中藥材初(深)加工廠1個,桔梗菜生產線2條,開發蒲公英飲用茶“仲鑫園”牌中藥材系列產品,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培育壯大中藥材專業合作社35家,通過東西協作引進了成縣合義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在二郎鄉建成了板藍根種植示范基地。三是構建銷售新模式。在積極拓寬傳統銷路的同時,充分利用成縣電商優勢,采用“互聯網+”藥材銷售的方式,多渠道引導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進行營銷活動。組織中藥材種植重點合作社、能人大戶先后外出考察學習,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大力推銷成縣優質中藥材,并同步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中藥材銷售活動,收到良好效果。四是積極探索創品牌。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著力在引進一批中藥種植、提取、飲片、制劑、中藥保健品生產加工項目和配套建設集藥品分揀、儲存、交易、檢驗、配送等多功能、大規模、智能化的中藥加工項目上下足功夫,先后開發以金銀花茶、蒲公英茶、桔梗菜(藥食同源)等為主的品牌產品;成功申報了“廣豐皇菊”、金絲皇菊、金銀花茶、桔梗菜”等4個綠色食品認證;同時,全力打造以“成縣桔梗”為主具有突出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三、強化技術指導,科學規劃種植管理標準。一是抓種子種苗繁育技術提質效。在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工作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相關中藥材育苗合作社,對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工作進行全面的技術指導,對存在的問題現場進行培訓講解,深入田間地頭實際操作示范,確保種子、種苗繁育質量,提高中藥材種植良種普及率。二是抓生產技術培訓強能力。今年以來,先后在小川、沙壩、二郎鄉、王磨等鄉鎮的12個村,舉辦了6期桔梗、連翹、苦參、黃芩、金銀花、蒼術等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管理培訓會,培訓藥農480人次,發放中藥材種植、生產技術資料600余份。通過室內技術培訓和現場操作示范的方式,為廣大藥農送去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管理實用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當地藥農戶的種植管理水平,為今年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抓鄉土栽培技術優服務。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通過深入實地調查、現場指導、查閱資料等方式,及時編印了適合當地種植管理的實用性生產技術資料,科學指導農戶進行種植管理,提高中藥藥材品質。同時,組織相關人員編寫了農情進校園教材,就我縣中藥材產業進行了詳細介紹,從產業現狀、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分布范圍、產業規模、產量、產值、用途、用量等方面進行了逐一說明,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支撐。
四、堅持示范引領,創新模式帶動群眾發展信心。一是典型示范帶動。堅持以抓點示范為抓手,持續推進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建設,依托紅川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業集群、農機具購置補貼等項目,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全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水平的提升,依托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優勢產區小川、紙坊、沙壩、陳院、二郎、王磨、紅川、雞峰、鐔河、城關等10鄉鎮建設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示范基地。二是創新發展引領。在中藥材產業建設過程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總結成功經驗,進行分類指導,積極總結推廣已形成的以成縣鑫園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合作社+基地+農戶+初(深)加工”、小川鎮陰灣村為代表的“合作社+基地+市場”等中藥材發展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三是科技賦能提質。集中開展優良品種選育、育苗移栽、機械采收、新型栽培模式、病蟲害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的示范推廣,廣泛開展學術交流、項目實施、產品研發等聯合攻關,實施了《中藥材調優生產技術體系應用與示范》等項目,為我縣中藥材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進一步提升我縣了中藥材質量效益和產業競爭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