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成縣小川鎮:東西協作 情暖西狹

時間:2022-08-27 16:08:27來源:編輯: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墨韻西狹,千古飄香。走進成縣小川鎮西狹村,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水泥路、一棟棟清新別致的農家小院、一個個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一張張喜出望外的農民笑臉、一幅幅家富、人和、村美的鄉村詩意畫卷隨處可見!這些變化,正是近年來小川鎮西狹村借力東西部協作幫扶,大力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徹底改變鄉村面貌的真實寫照。

西狹村轄6個村民小組,人口315戶1237人,素有“成州櫻桃第一村”之美譽,是2022年省市鄉村振興品牌村。國家4A級景區西狹頌西門位于村內,特產西狹大櫻桃馳名周邊縣鄉,交通便利,風光秀美,人文底蘊厚重。自2017年上馬街道和小川鎮建立東西扶貧協作關系以來,美麗的古鎮小川就和熱情友好的上馬街道山海相依、心心相印、守望相助,譜寫了一曲曲戮力同心、攻堅克難的壯麗篇章,在上馬街道的鼎力援助和傾情幫扶下,全鎮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富民產業初具規模,社會民生大幅提升,景區+模式齊頭并進。

一、東西協作,帶來了產業振興,把村民的“錢景”變得更加美好了

西狹村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西部協作幫扶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民、工作任務轉向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工作舉措轉向促進發展,增強村級自主發展能力,加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深化協作內涵、提升協作成效。通過東西協作資金52.5萬元,在西狹村新建成400畝西狹大櫻桃豐產示范園,補植優質西狹大櫻桃新苗16000余株,全村現種植面積約1650畝,年產值560多萬元,今年戶均收入突破2萬元。健全“合作社+”模式,探索專業合作社對特色種植產業進行跟蹤管護,充分吸納合作社的剩余勞動力、閑置資源、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效提升管護成效、產量和質量,推動全村產業布局從零星分布向聚集化、園區化、規模化、效益化、品質化發展,讓西狹村櫻桃產業“錢景”可期。

二、東西協作,補齊了設施建設短板,把村莊變得更加靚麗了

西狹村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在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村情實際,擬定了符合西狹村實際的東西部協助工作計劃,并根據區域特點和自然條件,多元化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針對脫貧群眾存在的短板問題和現實需求,逐戶編制“一戶一策”鞏固提升計劃;修路建房、通水改電、廣場路燈、電子商務、醫療衛生、技能培訓、扶貧產業……,一張美麗鄉村建設的宏偉畫卷躍然紙上!

堅持“把全村當作一個景區來規劃,把每一戶農家當作一個小品來營造”,西狹村以“景村融合”重塑鄉村功能、形象定位、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最優生態、最佳文化、最美人居“的建設思路,把農村“路、水、電、氣、訊、廁”等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首位,統籌利用東西協作資金103萬元和省市級鄉村振興建設資金1000萬元,完成衛生改廁269戶,改造硬化道路6.2公里,修建文化墻和景觀墻2600平方米,新修西狹棧道501米,粉刷墻面7000m2,改造入戶道路24戶400米,改造污水管網2.5公里,對西狹小學、村委會院墻進行拆除改造,建成了公共衛生廁所、廊亭、觀景臺、民宿改造等項目,建成污水處理廠1座、垃圾低溫磁化處理廠1座、電影院1座、五保家園1座、文化廣場3個,形成集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民宿康養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繪就了一幅“美在山水、美在產業、美在人文、美在人心”康養農旅商互融互促的美麗鄉村畫卷。

三、東西協作,帶來了全新發展理念和內涵,將景區+模式創建的更加豐富了

西狹村積極學習城陽區先進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聚焦“九個美麗”“六個一樣”目標要求,緊扣縣委“三大區塊”能級提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開展“景村互動、產業聯營、農旅融合”的“景區+”模式創建,著力打造以美在產業、美在山水、美在人文的美麗鄉村,促進鄉村建設大提升。一是景區+產業提升模式。依托西狹頌景區及農特產品,帶動周邊區域村民主營農文旅康項目,開辦農家樂2家,民宿體驗館1家,從事餐飲零售從業人員50余人,推進文旅多元融合,助力精品產業轉型升級,為全村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二是景區+人才培育模式。通過號召動員更多外出打拼創業人才回流返鄉,積極投身本村鄉村建設和農旅產業開發,激發“本土”人才潛能,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截至目前,共培育村社干部、電子商務、經營管理、勞動技能等各類鄉土人才66人,開展種植管理、勞務技能等專項培訓400余人次。三是景區+生態文明模式。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串聯起美麗庭院、特色產業、文化體驗、休閑康養等點位,努力營造“村在景中,景在村間”“開窗見景,開門見綠”大美意境。四是景區+鄉村治理模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黨建“家”文化,建立“美家園、立家規、正家風、理家財、拉家常、議家事、亮家底、保家安、幫家人、當家人”十大措施,運用“愛心洗衣”“愛心衣櫥”“愛心理發”“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持續建強志愿服務“七支隊伍”。通過開展政策講堂、理論派送、文藝演出、愛心奉獻等活動,教育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進一步激活治理細胞,夯實治理基礎,凝聚向善力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劉志銀)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