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現在農村早已經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模式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走出了農業發展新模式,實行現代化設施栽培,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趙紅青是武都區外納鎮錦平村村民,30多歲的他,是一個憨厚能干的小伙,也是油橄欖種植戶。他告訴我,因為父母上了年齡,他如果外出務工,在老人身邊的時間就少了。他的初心是給予家人的陪伴,與家鄉這一片土地相依相偎。
技術不精,靠蠻干不是辦法。趙紅青找到祥宇公司,邀請技術人員對自己家種植的油橄欖進行了修剪嫁接,提高了掛果和產量。“橄欖果要走高標準路線,寬行密株,起壟栽培,多施農家肥。”如今的趙紅青說起橄欖樹管理技術,娓娓道來。
每年寒露前后,武都迎來油橄欖的大豐收。走進田間地頭,一顆顆橄欖果晶瑩剔透,穿梭在果樹之間,果農們正在地里忙著采摘、分揀、裝箱,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今年是個豐收年,油橄欖長勢很好,為保證橄欖果的新鮮度,我們將手工采摘的橄欖果,每天上午及時運輸、按時交果,這一點我們刻不容緩,從不馬虎。”趙紅青說。
從育苗到管理、從采收到交售,他每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呵護著這些搖錢樹,吃什么“苦”,享什么“福”。今年果子的價格比往年上漲了一元。家里種橄欖果10幾噸,收入7萬多元錢,這讓他更加堅信留在家鄉是正確的選擇。
看到趙青紅的精神,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到這個產業中來,勤勞淳樸的隴南人民,種下希望和財富的油橄欖,寸草不生的荒坡沙地,已換上綠色新衣裝點著白龍江兩岸,綠山富民的綠色發展之路,必將燦爛輝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