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張旭暉 葉萌 李娟)近年來,西和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好中優”“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八區一帶一園一中心”的產業布局,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建機制、強保障,下狠勁、出實招、抓落實,著力打造產業示范點,依托新型農業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提供服務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以雙椒和蘋果為主的經濟林果蔬及以養雞和豬為主的畜牧養殖”三大特色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陽光大道。
中藥材產業穩步前進。西和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化發展形式,不斷加強中藥材企業、合作社的引進和培育,積極申報地理標注農產品標識,提高產量與品質,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全縣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半夏為主導,帶動柴胡、板藍根、冬花、黃芪、連翹等大宗中藥材全面發展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格局。建設十里鎮高廟山、興隆鎮王家大梁、洛峪鎮落鳳片、長道鎮大柳溝千畝以上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培育西和縣廣鴻中藥材、西和縣和旺半夏、西和縣宏盛中藥材、西和縣恒力半夏等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22年全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15萬畝,年產量達2.23萬噸,產值達10.2億元,實現戶均增收1200元左右。
經濟林果效益逐步凸現。西和縣按照“建基地、扶龍頭、抓項目、打品牌、拓市場”的思路,以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產業為目標,充分利用林業自然資源和本地發展優勢,走林果結合、綜合經營路子,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逐步形成了“南椒北果中部梨”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通過優布局、改品種、抓管理等措施,有效促進了經濟林果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管理型、數量型、質量效益型轉變。截止目前,全縣經濟林面積發展到56萬畝,其中花椒18.42萬畝、核桃29.7萬畝、八盤梨1.2萬畝、蘋果4.2萬畝。2022年西和縣改造蘋果老果園1.15萬畝,八盤梨綜合管理提升1.2萬畝,補植花椒0.7萬畝,全縣年產各類經濟林果5.6萬噸,年收益3.39億元。
畜牧養殖業勢頭向好。西和縣堅持“543”畜牧養殖業發展思路,不斷調結構、強基礎、延鏈條,逐步形成以十里、六巷等東部鄉鎮為重點的規模化蛋雞養殖片區,以馬元、西高山等鄉鎮為重點的經濟林林下生態放養雞產業帶。在西高山、石峽、西峪等鄉鎮建成了2000頭以上生豬標準化養殖場5家、冷水養魚塘1處,全方位推動了畜牧養殖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通過項目扶持,分別在十里、六巷、西高山等鄉鎮建成12家孵化雞苗脫溫育雛中心,全縣雞苗年脫溫育雛能力達到90萬羽以上,發展養雞合作社78家,輻射帶動農戶2100余戶,在全縣逐步形成了“點、片、面”的養雞發展格局。2022年,全縣雞出欄90萬羽、養豬7.8萬頭、養牛1.6萬頭、養羊3萬只、養蜂3.5萬箱,各類畜牧養殖共達117.4萬頭只箱,年產值達8.2億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