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兩當云屏,南秦嶺北坡的深山峽谷中,西漢水與嘉陵江隔山而行,亂石穿云、奇峰入畫,云屏三峽遺世獨立,如果說綠色她的底色,那么藏匿在這深山里的火熱志愿紅,點綴了青山,讓青山有了亮度,更有了溫度。在這里,平凡的百姓,日復一日地演繹著瑣碎的故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點點滴滴,匯聚成鄉(xiāng)風文明的燦燦星河,熠熠生輝。
“只要沒事,我就會哼兩句號子,小時候聽父輩唱,現在,我也唱給孫子聽”。2022年6月,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點上,龐志發(fā)說。疫情防控三年間,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共計參與志愿值班值守300余次。
“從成為店子村的女婿開始,我就想要用心守護好全村人的健康”。作為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村醫(yī)小羅十年來為全村上門義診120余次。“我基本周周都會去幾戶高齡老人家中做健康監(jiān)測,除了看看身體狀況指標,還順帶著陪老人聊聊天,說說話,他們更需要的是陪伴”。
“唱號子、跳廣場舞,是我們忙完農活后的主要活動,村上十幾二十來個姐妹都能唱能跳,白天忙完正事兒,晚上聚在一起唱唱跳跳,成天都樂呵呵的。現在啊,利用抖音,我們還開起了直播,起初是自娛自樂,后來發(fā)現網絡上有很多人喜歡兩當號子”。作為店子村黨支部副書記,張永利對村里每一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幾乎人人都被她熱心地叨叨過,“冬季戶內要做好自來水管防凍,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都是替我們自己作保障”。她的腳印踏滿了店子村的角角落落,入戶開展政策宣傳、理論宣講不計其數。
“把號子教給孩子們,他們喜歡唱,看著祖輩留下的東西能夠傳下去,我覺得很滿足,別讓寶貝從我這里斷了線,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作為兩當號子的省級傳承人、縣政協代表,隊長林明亮兩年來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共計開展志愿教學20余次;帶領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通過非遺進景區(qū),開展志愿演出60余次,在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2018年,為積極響應兩當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目標,打造特色社會志愿服務隊,在鎮(zhèn)黨委的指導下,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成立,至今,已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千余次,在價值引領、文化傳承、帶動發(fā)展、弘揚鄉(xiāng)風文明上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2年7月中旬,云屏鎮(zhèn)受連續(xù)降雨影響,造成轄區(qū)內部分河堤沖毀、道路垮塌、路基受損、山體滑坡,給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帶來嚴重不便。災情面前,鎮(zhèn)黨委、政府迅速行動,迅速吹響了抗洪救災、保衛(wèi)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沖鋒號”。這期間,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全體成員自發(fā)組織、不等不靠,一邊吼起號子,一邊清泥排險,他們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無畏艱難的精神、飽滿十足的干勁,感染和鼓舞著每一個人。
如今,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通過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惠民政策編排融入號子曲目,以通俗易懂方式,讓黨的理論深入尋常百姓家。作為云屏人民的智慧結晶、精神文明寶藏,兩當號子口口相傳、聲聲不息;作為傳承非遺文化,引領鄉(xiāng)風文明的先鋒隊,兩當號子志愿服務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青山里的志愿紅,讓志愿服務的精神在這片質樸的土地里生根發(fā)芽,讓與人為善的價值理念在云屏落地開花。
供稿: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云屏鎮(zhèn)人民政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