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河訊 近年來,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等方面帶來的困難和壓力,西和縣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本著“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的宗旨,堅持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服務中心大局,積極擔當作為,推動構建財政工作新局面。
旗幟鮮明講政治
一是堅持“財政工作姓黨”,進一步加強對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學習,加強對黨章黨規、法律法規和財政政策業務知識的學習,把講政治貫徹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做到理論武裝突出政治信仰、基層黨建突出政治功能、選人用人突出政治標準。二是創立“1341”黨建工作法(堅持黨建這“一個引領”,加強政治、組織、作風這“三大建設”,抓好“抓財政收入、保各類支出、強財經監管、促鄉村振興”這“四項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個目標”),以高質量基層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財政干部隊伍,為我縣財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多措并舉抓收支
一是繼續落實減稅降費、留抵退稅等優惠政策,強化重點稅源監控、集中力量依法依規組織收入,深入挖掘非稅收入潛力,將符合條件的非公益性國有資源(資產)進行整合運營,新增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或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二是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以項目建設為統領,增大項目前期經費投入,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支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加大鄉村振興投入,大力清理盤活存量資金,加大統籌使用力度,全力保障全縣重點工作資金需求。三是保障全縣財政收支實現“開門紅”“雙過半”“全年旺”。2023年1-5月,全縣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49億元,同口徑增長38.5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0.96億元,同口徑增長42.0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0.53億元,同口徑增長42.0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4.88億元,同口徑增長10.17%;政府性基金支出3.73億元,同口徑增長127.89%。
提質增效強監管
一是嚴格執行《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強化“零基預算”執行約束,堅持厲行節約、從嚴從緊編制支出預算,將節約的資金優先保障“三保”、疫情防控以及重點民生補短板等重點領域支出,真正做到“開源節流”“有保有壓”“節用裕民”。二是加強財經監督檢查,扎實深入開展“小金庫”自查自糾、實體賬戶資金清查清理、財會監督專項行動等工作,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資金審核管理,積極組織開展會計業務培訓,規范預算單位財務行為,嚴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持續清理盤活結轉結余資金,減少財政資金沉淀,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通過統一預算績效管理軟件,規范績效目標編制、督促單位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重點項目、重點資金開展重點評價,不斷壓實資金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構建“花錢要問效,無效必問責”機制。四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保持縣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規模總體穩定、力度不減,通過項目資金臺賬管理、專項督查和日常檢查,落實涉農資金監管責任。五是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切實規范政府舉債行為,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按照“誰舉債、誰負責、誰償還”的原則,劃清舉債主體責任,督促各舉債主體積極籌措資金按期歸還到期債務。
凝心聚力促發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壯大基礎財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我縣財政收入增長。及時跟蹤掌握中央、省、市政策扶持導向,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主動對接,努力爭取支持中央、省、市財力支持,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二是會同相關部門聘請第三方結構,提前謀劃、論證債券項目,積極爭取政府債券資金,支持全縣重點項目建設,有效緩解地方財政投資不足的問題。三是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優化調整股室位置,下沉服務窗口,設置工作崗位牌,公布聯系電話,實行掛牌上崗,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主動服務意識。四是積極履行財政職能,全力以赴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貫徹執行資金直達機制,從優化支出結構和加強管理著手,致力做到提質增效,從防范風險和保障民生著手,致力做到更可持續,有力保障了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西和縣財政局 高明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