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 張旭暉 劉萬奇 王晶)開展綠色種養是加快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打通種養循環堵點的重要舉措。走進位于西和縣興隆鎮下川村的西和縣成舟養殖專業合作社,鏟車的轟隆聲、牛叫的哞哞聲此起彼伏......
“這算是我們綠色循環經濟的第一環節,把牛糞清理出來,到隔壁的堆積發酵場發酵成天然的肥料,既可以自己種植時用,用不完的還可以向外地出售......”正在牛棚里忙碌的合作社負責人陳小舟一邊干活一邊說。
陳小舟所說的綠色循環經濟就是興隆鎮“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綠色循環種養殖體系,由養殖合作社將畜禽的糞便堆積發酵成肥料,種植合作社與基地用此肥料進行種植,所產的秸稈又作為畜禽的飼料,如此反復循環,即實現了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又解決了畜禽的飼料問題,并且帶動了當地撂荒地的復墾和周邊村民的就業,實現了環保和經濟的雙贏。
“我們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現有良種肉牛和奶牛300余頭,常年務工人員15人,全年臨時用工40余人,經營業務除了肉牛繁育、飼草加工、糞便堆肥外,還在探索純牛奶和酸奶生產,整體發展效益還算不錯”陳小舟介紹說。
近年來,西和縣興隆鎮以推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為重點,大力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在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品牌效應的同時,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加快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活力。
“山上那連片的綠色就是我們循環經濟環節中的王家梁玉米種植基地,用的都是周邊合作社堆積的糞便肥料,長勢很好,馬上就可以收割。”興隆鎮黨建辦主任董玉泉指著遠處說,“這些只是我們興隆生態綠色生態產業中的一部分,我們正在探索將葉河、張牟等村的旅游打卡與王家梁的產業基地聯系起來,形成觀光旅游和種養殖相結合的鄉村文旅產業鏈,打造康養興隆,助力興隆鄉村振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