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九月的隆興,秋風送爽,碩果飄香。駕車行駛在武都區隆興鎮廣袤的鄉村田野上,一個個村莊美麗如畫,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處處風光好,村村氣象新。
近年來,隆興鎮在區委、區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鎮村干部攻堅克難的真抓實干下,采取“黨建+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隆興鎮集昌壩村欣隆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肉兔養殖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存欄肉兔4000余只,其中種兔500只。談起“養兔經”,理事長孫許青娓娓道來。
“我在養殖行業打拼十多年,看到肉兔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而且我也很喜歡兔子,2015年我注冊成立了隆興鎮集昌壩村欣隆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種兔養殖,由于繁殖快、產量高、見效快,我在肉兔養殖的道路上節節攀升,兩個月出欄一次,每次3000只,每年出欄7次,每只純利潤7元左右,一年賺十幾萬元錢不成問題。”看著圈舍里一只只活蹦亂跳、茁壯成長的小兔子,孫許青信心滿滿地說。在自己“兔”飛猛進的同時,作為村副主任,他鼓勵引導村民發展肉兔養殖,為他們提供種兔,免費技術指導,目前全鎮發展肉兔養殖場3家,唱響了鄉村“最美和聲”。
隨著合作社養殖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如何有效解決養殖糞污、沼液、沼渣消納難題,隆興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種養結合生態循壞農業發展新模式,在集昌壩村實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在該村建成占地面積80畝的車厘子產業示范園一處,園區配套種植包菜、蒜苗、馬鈴薯等綠色蔬菜作物。目前,園區共有車厘子樹苗3000余株,園內及周邊配套種植各類蔬菜、山野菜150余畝。集昌壩村已逐步形成了以“兔糞——蔬菜——肉兔”綠色循環發展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禽畜養殖污染治理的新路子。
在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同時,隆興鎮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組建成立了中藥材工作專班,在符家灣村建成了百畝中藥材育苗基地;在楊家溝、八房、四房等村建成了千畝中藥材示范基地;在楊家溝、符灣村建成了2個中藥材初加工生產車間。整合多方資源,精心打造羌活育苗基地、山野菜管護基地、架豆王種植示范基地。在中藥材產業涌現出了像符煊、李高林等中藥材種植能手,極大地推動了全鎮中藥材產業發展,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群眾收入,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隴南市武都區隴興康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2023年入股分紅中,農戶最高效益達到了9萬余元,符家灣村集體經濟積累累計達21萬余元。變“輸血”為“造血”,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讓村民們嘗到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甜頭”。
隆興鎮不斷探索“產業+”鄉村振興新模式,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技術支撐等多渠道、多舉措,在集昌壩村試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套種新技術,通過品種搭配、寬窄行帶狀配置、縮株保密等關鍵技術,實現玉米、大豆協同高產,一地多收,實現了傳統種植農業的華麗嬗變。
隆興鎮地處大山深處,土地肥沃,盛產的馬鈴薯淀粉含量高,優質無污染的山野菜資源十分豐富。為了解決市場對接問題,隆興鎮通過線下銷售,直播帶貨為地方農特產品打開廣闊的市場。在松果收購點,收購的松果堆積如山。收購點負責人何元輝說:“今年估計能收購400多噸,農戶每天采摘200斤松果就能收入800多元。”
“直播助農一方面能增加銷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農產品的品牌形象,讓農特產品賣出更好的價格,每年銷售山野菜、花椒、蜂蜜等農特產品5萬余元,今年我直播帶貨銷售馬鈴薯5噸多,每斤售價1.8元!彪]南市珍品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理田軍明如是說。一部手機,連接了城鄉,對接著產銷,架起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的網絡橋梁。
據了解,隆興鎮小麥種植面積共計3568余畝,種植架豆王400余畝,冬油菜種植2009畝,馬鈴薯種植16800畝,中藥材種植9545畝。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冷水魚養殖場1處、中蜂養殖廠4家,發展露營基地、農家樂共4家。
隆興鎮黨委書記張燕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鎮按照‘上片藥養殖、中片農超菜、蛇崖戲山珍、南山康養旅’四大產業發展布局,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發揮合作社、技術、人才等要素紐帶作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綠水青山成為老百姓致富的靠山”。
如今,在隆興鎮,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路網暢通、百姓富裕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隆興大地徐徐展開,全鎮干部群眾凝心聚力譜寫著和美鄉村的新篇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