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宕昌縣何家堡鄉:農旅融合 扮靚城市“后花園”

時間:2023-09-26 17:19:2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秋日的宕昌縣何家堡鄉掩映在斑斕的色彩中。一條條水泥路將每個村社連接起來,青堂瓦舍的農家小院洋溢著幸福的生活氣息。原野村落間各色花卉競相綻放,引領游客共赴一場云海與花海的視覺盛宴。

何家堡鄉位于國道212線宕昌縣城周邊,集山、水、林、田、路、花海等生態資源于一身,生態環境優美,被譽為宕昌縣的“生態后花園”。近年來,何家堡鄉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了農業質量持續提升,文旅產業蓬勃發展,鄉村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距縣城8公里的缸溝村,交通、山水資源優越,村里早年間的不少空閑地和荒地種上了七彩玫瑰花,與向日葵、百日菊相映成趣,成了鄉村田園間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水泥路、文化廣場、太陽能路燈,城里有的,我們這里也都有了,讓大家過上了好日子。”村民們的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何家堡鄉結合“三抓三促”行動,統籌推進“兩委”建設、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全力打造宕昌鄉村振興樣板村,昔日深藏于大山中的小村落,逐步實現了美麗蝶變。

金秋時節,走進宕昌縣何家堡鄉何家堡村返鄉青年杜軍創辦的家庭農場葡萄采摘園,一排排綠油油的藤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葡萄,個頭飽滿、圓如珍珠,游客們領著孩子正在采摘自己滿意的葡萄,盡情感受鄉村味道。

何家堡鄉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理念,黨建引領農村產業發展,積極鼓勵和扶持返鄉農民工、當地種植大戶,采取“黨支部 合作社 家庭農場 QQ農場 訂單銷售”的經營模式,搶抓市場機遇,發展“短、平、快”特色觀光采摘生態農業。

“文旅 康養、旅游 產業等特色產業發展,全力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白楊村通過新建、改造、補種等方式,重點對境內高速公路、國省道及農村公路等兩側開展綠化美化,提升沿線綠化美化景觀效果。白楊村做到人居環境整治與國道212線生態文明長廊建設相結合,將全村27名公益性崗位,劃分到4個衛生網格,堅持勤者干、懶者換的定期考評機制,靠實環境衛生整治責任開展整治,確保了村莊處處凈,顏值時時新,長廊處處美。截至目前,籌措資金30余萬元,在村莊內國道212沿線種植櫻花80根,冬青80根,栽植蘭花2公里,新建花園25個并播種虞美人、魯冰花、萬壽菊、百日菊等花種2700平方米,新修建15米廊亭1座,修建停車區3個500平方米,美化墻面200平方米。

農村是城市的重要生態屏障,因此,如何讓農村成為城市的“后花園”,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景觀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我們需要加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農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提高農村經濟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何家堡鄉黨委書記趙云云介紹,我鄉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農戶院墻,繪制鄉風文明文化墻,不斷強化農村文化建設,扮靚如詩如畫的城市“后花園”。

走進草坪子村,道路兩旁的花壇里,花團錦簇,文化墻上一幅幅充滿鄉土鄉情的壁畫,深巷民居一縷縷裊裊炊煙,成為村莊獨特的符號,濃郁的鄉愁氣息撲面而來,勾起了在外游子心底最美好的記憶。

以文塑旅,賦能振興“硬實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何家堡鄉 加強農村環境治理,農村生態修復,提高農村環境質量,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景觀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廢材利用、修建并重”的原則,將一些廢舊的磚頭瓦片、閑置的石頭木材等材料充分利用,切實降低了建設成本。同時,充分考慮不同路段特點,采取點、線、面相結合和花、草、樹相融合的方式,精心建設生態綠色長廊景觀帶,著力打造喬、灌、草、花立體復層的絢麗多彩風景線,用心用情扮靚鄉村顏值。同時,積極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干群參與”的投入機制,動員社會各界和干群出資出勞,全面參與生態長廊建設。通過農村“廁所革命”、環衛整治、拆危治亂、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貌煥然一新,鄉村更加宜居宜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