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甘肅兩當泰山鄉:黨建引領 村美民富產業興

時間:2023-09-26 17:30:5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 王環)一座座菌菇大棚孕育著豐收的故事,一尾尾魚兒在魚塘里歡快游動,一群群綠殼蛋雞在房前屋后悠閑覓食,蜜環菌加工廠房掩映在蔥蘢的樹木間若隱若現,干凈的街道、整潔的庭院、休閑的廣場……這是如今甘肅省兩當縣泰山鄉鄉村風貌的真實寫照。

泰山鄉把美麗鄉村圖景變為現實,離不開基層黨建工作引領。

nEO_IMG_圖片6.jpg 

近年來,泰山鄉緊緊圍繞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狠抓強管,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堅持以黨建引領、黨建賦能、黨建融合,不斷激勵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

強堡壘,激發基層組織“新活力”。征程萬里風正勁,凝心聚力譜新篇。泰山鄉以村級班子屆中分析為契機,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持續深化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嚴格黨員發展工作和落實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進一步增強支部凝聚力、戰斗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務陣地,先后對新崖村、興桃村黨支部黨群活動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完善村級“三重一大”議事決策機制,下發《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深入實施“四議兩公開”機制。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結合“四鄰微網格”,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完善建強村黨組織網格化管理體系,切實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nEO_IMG_圖片2.jpg 

興產業,打通經濟發展“主動脈”。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泰山鄉堅持黨建引領,以“強村富民”為目標,緊緊圍繞“擴規模、延鏈條”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打造“地下有藥、樹上有果、林中有雞、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魚、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截止目前,全鄉共發展核桃19.6萬株,人均198株,花椒14.8萬株,人均149株;發展“小群體大規模”生態放養雞150余戶7.26萬羽,人均70羽;采用“房前屋后”“進山入溝”的方式發展中蜂養殖6300余群,人均6群;種植各類中藥材5800余畝。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共銷售各類靈芝產品1300余份58.5萬元,冷水魚養殖場銷售成魚4000余斤14.4萬元,冷水魚莊農家樂實現收入13萬元,張胡苑民宿實現收入5萬元,帶動全鄉銷售本地農特產品260萬元。

善治理,繪就和諧穩定“新畫卷”。一村一居皆風景,美麗鄉村入畫來。按照“網中定格、格上定責、人在格中”模式,聚力“四鄰微網格”,凝聚多方合力、引導同向發力。泰山鄉共設置網格8個,聯戶長46人,聯戶長聯系戶數279戶。聚焦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將環境衛生治理納入村規民約,獎懲并舉,進一步規范約束村民行為,不斷增強村民的環保意識、文明意識、生態意識。深入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紅黑榜”等評選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探索實施群眾積分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環境衛生整治制度化、規范化,打通鄉村治理“最后一米”。

促振興,點燃美麗鄉村“新引擎”。黨建引領風帆勁,實干擔當促振興。泰山鄉積極探索黨建+環境整治新模式,以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短板,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盡享的治理體系。村組干部包組分片、公益性崗位明確責任區域,結合黨活動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定期組織黨員志愿者、村民、公益性對公路沿線、村主干道、農戶房前屋后進行全面清理,發動村民落實好村規民約”“門前,黨群齊參與,共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鄉村旅游發展思路,“生態”為底色,以“融合”為路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產業相結合,整合凰鳳山云海、板栗采摘園、手工藝體驗館、農家樂和農家樂等鄉村旅游富民產業,主推“周末游”和縣域環線游,讓農文旅、村居民宿、田野露營、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新興業態開創鄉村旅游致富新局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老百姓搭上“旅游致富車”,讓泰山這個昔日的“窮山溝”蛻變成今日的“桃花源”。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