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張旭暉 李娟)新鄉賢是村民的代表者和引導者,是新時代基層履職盡責的智囊團,同時也是村“兩委”落實基層治理主體責任的協助者和監督者。今年以來,西和縣六巷鄉為有效凝聚新鄉賢的向心力,著力引導全鄉新鄉賢群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全面提升了全鄉基本治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用心做好“調解員”,激發“平安六巷”建設新動能。
為全力保障主動創穩工作高質量開展,六巷鄉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六巷鄉新鄉賢調解室”,將全鄉范圍內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老干部、老黨員、老代表及返鄉創業人士等26人充分吸納至“新鄉賢調解室”,賦予了八大項調解工作職責,全面助力基層治理。截止目前,“新鄉賢調解室”已配合六巷鄉司法所、綜治中心、派出所調解矛盾糾紛13起,獨立化解矛盾糾紛案件12起。與此同時,8個村級調解室通過聘請在法律、保險、社保領域有特長的8名新鄉賢作為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特聘調解員、輔助網格員,為深度落實“網格化”管理和平安巡防等基層治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用情做好“宣傳員”,畫好“文明六巷”建設同心圓。
文明鄉風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伴隨鄉村振興全過程。考慮到新鄉賢群體具備崇德向善的精神特質、積極進取的拼搏意志、敢闖敢為的勇氣擔當,深入廣大村民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六巷鄉黨委吸納12名新鄉賢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組織他們通過與村民在田間地頭交流、串門聊天、炕頭拉家常等方式,宣傳黨的最新理論知識、各項惠農政策,并及時了解村民對文明家庭創建及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的意見與要求,協助村“兩委”及時修正村規民約和各項評選制度。同時,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引導村民抵制陳規陋習、反對高價彩禮、樹立文明風尚,推動鄉土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有力促進了傳統鄉土文化的賡續弘揚,增加農民的鄉村歸屬感和文化自信,初步形成“鄉賢助力、村民滿意”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用力做好“建言員”,增添“和諧六巷”建設新引擎。
堅持以推行隴南市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為依托,將11名新鄉賢吸納到各村民事直說委員會,引領新鄉賢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推進中發揮模范作用。截止目前,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建言獻策達22條,為各村村級事務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供了有效參考。突出正向引導,鼓勵新鄉賢化身“清風哨兵”,分布在各網格中,積極參與小微權力運行監督,通過收集各類廉情信息、監督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為鄉村兩級第一時間化解廉政風險提供一線信息,確保每一個廉政風險在萌芽狀態有效化解。組織在養殖、種植、經營等方面經驗豐富的6名新鄉賢,組建了“六巷鄉產業發展鄉賢顧問團”,全程參與全鄉產業發展、產業布局規劃和產業思路優化調整,在顧問團的助力下,全鄉初步構建出了“外抓勞務、內強產業、一主多輔、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以“褐蘭蛋雞、中蜂、生豬養殖和五味子、架豆種植為代表的“五大特色產業”,截止目前,全鄉累計養殖褐蘭蛋雞120000羽,中蜂1200箱,種植五味子等中藥材394畝,勞務輸轉7142人次,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都是六巷鄉新鄉賢回鄉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典型代表作,也是鄉賢傾情賦能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
鄉賢不忘桑梓情,赤心一片向陽開。據了解,六巷鄉將持續團結和凝聚新鄉賢力量,不斷營造好“敬鄉賢、學鄉賢、做鄉賢”濃郁氛圍,暢通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渠道,打好“鄉賢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特色品牌,鼓勵新鄉賢齊心協力譜寫“平安六巷、和諧六巷、文明六巷、魅力六巷”新篇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