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
12月27日,京宕千里共攜手,同唱紅歌頌黨恩”交流聯誼“藝”起來——宕昌縣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赴北京與馬駒橋學校。
開展結對主題文藝交流演出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馬駒橋中心小學少先隊員們帶來的大合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唱響了紅色之旅的最強音。宕昌縣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獻上大合唱《四渡赤水出奇兵》、《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老戰士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紅色經典的傳唱,抒發了對黨的真摯情感,情緒飽滿的歌聲,充盈著新時代的奮斗熱情。永葆初心,永不止步,初心如磐,深情回響。歌聲不斷喚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對革命的敬仰、對英雄的崇拜、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展望。本次文藝匯演以“頌黨恩、傳紅色、育新人”為主旋律,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展現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新時代奮進力量。
活動中,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的演職人員和同學們同臺演唱、主題交流,《強軍戰歌》、《四渡赤水出奇兵》、《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當那一天來臨》、《紅星閃閃》、《紅星照耀哈達鋪》、《馬駒橋學校校歌》、《游擊隊之歌》大合唱、舞蹈、快板……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紅歌唱出了對先輩的崇敬和對明天的憧憬,充滿激情的歌聲中飽含著拳拳愛黨愛國之心,牢記初心使命,訴說著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表達著作為時代新少年勇擔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的決心。歌聲振奮人心,激情飛揚,掌聲響起。
甘肅省宕昌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1935-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到達哈達鋪,哈達鋪被譽為紅軍長征路上的加油站,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經千難萬險后的絕處逢生之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此次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來到我校“唱紅色歌曲,講紅軍故事,傳播紅色文化”,和師生一起回首經年,靜思今世,激勵學生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國情懷。馬駒橋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劉宗璞介紹:馬駒橋學校建于1956年,建校近70年來,學校形成了優良的傳統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學校歷來注重把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到學校教育當中。我們遵照習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京宕攜手結對幫扶,邀請甘肅省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來我校演出,共同開展“京隴千里共攜手,同唱紅歌頌黨恩”主題交流活動,給師生們送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主題教育文化盛宴。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在學生心中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巧合的是,昨天12月26日,是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學校邀請原宕昌縣政協主席、書法家孫書誠開展書法作品交流活動,旨在通過祖國優秀文化之書法藝術,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培養和提高學生民族團結意識,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努力奮斗。
“最美相會·京宕一家”。京隴攜手,同頌黨恩。 宕昌縣是國家“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神奇秀美的官鵝溝國家5A級旅游景區、獨具特色的羌藏特色民俗、古樸厚重的古宕昌國歷史文化,以及素有紅軍長征加油站和紅軍北上決策地的紅色重鎮哈達鋪,已成為享譽全國的新興旅游縣城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負責人趙世英介紹: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成立于2020年,是一支擁有合唱、舞蹈及樂隊的綜合性藝術團體。成員主要由熱愛文藝的紅軍后代、退役老兵、軍嫂和部分具有深厚革命情懷的退休老干部近百余人組成。目前,已創建了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軍嫂樂隊、長征宣傳隊、中國少先隊童聲合唱團。多年來,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以謳歌新時代、唱響新生活為己任,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號召,經常組織文藝志愿服務隊走進當地中小學校,長期致力于開展“紅色經典傳唱”和愛國主義宣講活動,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千里結緣手拉手,情系教育向未來。
哈達鋪老戰士藝術團將通過這次京隴兩地藝術交流活動,搭建友誼橋梁,傳播紅色文化、彰顯社會責任,北京通州與甘肅哈達鋪中小學開展愛心結對幫扶行動,用紅色文化滋養青年成長成才,讓兩地學校師生在文化實踐中綻放青春絢麗之花。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