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從2022年以來,山東省青島市中心醫院9名幫扶專家兩批次赴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幫扶專業涵蓋醫院管理、急危重癥、普外科、呼吸內科、婦科、麻醉、影像、介入等多個學科。他們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對口幫扶,禮縣第一人民醫院在擴容優質醫療資源、擴大優質醫療服務供給面、提高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續改善服務質量和提高效率,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全周期護佑群眾生命健康和醫療技術和管理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書寫了新時代的“山海情深”。
青島市中心醫院赴禮縣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隊一到禮縣深入開展調研,充分了解醫院實際情況,分析短板弱項,精準發力,制定了《禮縣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實施方案》。醫院安排幫扶專家全面參與所在科室工作,制定詳實幫扶計劃,重點從常見病、多發病等方面入手,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度修訂、授課、帶教、查房、會診、手術、門診和疑難病例討論等工作。禮縣第一人民醫院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幫扶工作的重心,制定人才幫帶培養計劃,采取“師帶徒”、“團隊帶團隊”的方式,“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立足培養一支技術過硬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組織骨干人員赴山東各級醫院中長期學習培訓31人,“組團式”幫扶醫療隊每位專家完成“師帶徒”3-5人,制定切實可行的幫帶計劃,著力于帶思想、帶學風、帶業務的“三帶”要求,通過業務講座、專項學習、疑難病例討論、教學查房、手術帶教、多學科會診等多種形式對年輕醫師重點培養。采取“團隊帶團隊”方式,通過遠程閱片、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等途徑,進行疑難病例討論、業務講座、術中線上指導,提高了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普外科、放射科、婦科等團隊學科能力建設與醫療服務水平。醫院充分發揮幫扶工作隊隊長的管理能力及專業優勢,通過專題講座、會議、臨床一線調研等多種形式向全院干部職工傳遞醫院發展新理念,不斷加強醫院內涵建設,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在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培養、新技術新項目開展、醫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幫扶,提高了我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為三乙醫院創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兩年來,在幫扶團隊的幫助下,醫院建設臨床專科9個,建強“五大”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完成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普外二科、放射科、婦科“團隊帶團隊”4個,“師帶徒”40人,修訂制度58項,舉辦系列培訓專題講座30期,業務培訓277次,培訓4千人次,教學查房198次,帶教100人次,診治門、急診患者2700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202人次,開展手術864臺次,參與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612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44項,遠程會診694次,大型義診16次,受益患者達到6000多人次。特別是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幫扶醫療隊全員、全程參與新冠肺炎及死亡救治工作,加強對重癥患者的救治,提高了治愈率、降低轉重率及死亡率。
醫院充分發揮幫扶專家各自專業優勢,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傳遞先進理念及管理經驗,圍繞黨建、管理、業務三大方面,舉辦了一系列講座,均取得良好成效,達到了醫務人員學習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醫院整體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為了不斷夯實硬實力,醫院成立了青島市中心醫院“組團式”幫扶禮縣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先后增加診療科目7個,建設臨床專科9個。在幫扶專家帶領下成功開展了禮縣縣域內首例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鏡下治療、首例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技術,ICU開展血液灌流技術等,填補了我縣技術空白。通過運用外科“微創技術”積極開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經臍單孔腹腔鏡等手術,并不斷探索影像新領域,積極開展磁共振腦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等新技術,為臨床診斷提供有力支撐,提升了醫院診療能力與救治水平,極大的方便了群眾就醫。同時發揮介入手術室發揮幫扶醫院專家優勢,2023年9月,醫院邀請青島市中心醫院急危重癥醫學部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主任醫師、三級教授尹作民主任,來醫院開展了為期一月的心臟介入指導工作,幫扶完成冠脈手術94臺,帶教5人,有力促進了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及服務能力提升。目前,醫院婦科、普外二科、呼吸科、介入等受幫扶科室三四級手術量、微創手術量、門診及出院人數都顯著增長,臨床科室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
對口幫扶見實效,醫療援手暖人心。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加強雙方醫院的交流互動,充分利用青島市中心醫院資源優勢和“組團式”幫扶醫療隊專家的優勢,以提升診療能力、培養人才梯隊、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加強醫院管理為重點,實現精準幫扶,全面提升了禮縣整體醫療質量,為“健康禮縣”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供稿:薛小平
通聯:禮縣檔案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