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近年來,禮縣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黨建帶關建,建強組織、完善機制,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用心用情用力推動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強基固本,建強關工組織。全縣建立了鄉鎮關工組織29個、社區關工小組11個、村級關工組織568個、縣直單位關工組織61個,實現教育、衛生系統全覆蓋,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縣鄉村三級關工組織體系。加強關工委班子建設,擇優選配調整2名關工委副主任,充實了2名關工委工作人員。組建“五老”宣講團、關愛團、新時代文明實踐隊,聘請網吧義務監督員120余人,組織428名“五老”人員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縣關工委牽頭抓總,成員單位主動支持配合,為關工委開展工作、老同志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有力保障全縣各級關工委組織高效運轉,工作有效落實。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思想教育。深入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工程,扎實開展“兩史兩情”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五老”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協助市關工委舉辦“第三屆隴南市關工委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暨“青少年游基地學黨史”活動。組織“五老”宣講團開展“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主題宣講,依托學校關工委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4場次,受教育青少年4千余人;聯合教育局舉辦“慶華誕 頌黨恩 促發展”系列征文和攝影展,聯合縣交警大隊開展“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宣講45場次,參與“五老”48人次,受教育青少年3萬余人次,收到良好社會效益。
堅持助弱幫困,做實關愛幫扶。全面推進“愛心爺爺”“愛心奶奶”結對關愛行動,結對幫扶78人,發放學習用品60套,價值0.72萬元;深入偏遠鄉鎮學校開展送溫暖活動,引導大學生志愿者開展幫教活動;學校關工組織開設“成長必修課”等專題課程,多維度、全方位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強化校企協作,為青少年提供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動員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助力“春蕾”計劃,切實解決青少年“急難愁盼”問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為東城小學捐助中國書法數字化暨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備1套,為全縣9名品學兼優、有特殊困難的學生資助0.9萬元;配合市關工委為30名困境青少年發放“關愛金”1.5萬元,不斷豐富關愛內容,創新關愛手段,拓展工作載體,提升幫扶實效。
堅持校企合作,凝聚育人合力。縣關工委牽線深圳同維公司愛心公益基金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持續16年對禮縣古泉同維希望小學資助幫扶,累計投入資金235萬元,援建教學樓一幢,實施路面改造、操場硬化、廁所維修等附屬設施,贈送投影儀、電腦,圖書等物資,有效提升學校軟硬件基礎。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公司堅持選派優秀員工代表,到學校實施“花朵工程”“青苗工程”“護苗工程”“希望夏令營”等公益項目,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每次捐助資金都在10萬元以上。從扶貧幫困到培養人才,深圳同維有限公司將“回饋社會”的旗幟牢牢豎立在隴原大地上,讓學校280多名學生接受現代化教育,以實際行動彰顯企業擔當。
堅持注重實效,塑造關工品牌。依托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縣檔案館、中川烈士陵園、龍池灣烈士陵園等成立青少年紅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品牌陣地6處,組織“五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和禮縣故事,通過“講學寫頌”實地參觀等形式,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持把關愛青少年作為關工品牌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建“雙千工程”和“愛心爺爺”“愛心奶奶”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工作項目4個,有效探索黨建帶關鍵的路徑,發揮示范引領效應,以高質量品牌建設推動關工事業高質量發展。深度挖掘亮點,認真總結經驗,精心組織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相關工作信息在“中國火炬”“中國甘肅在線網”“新隴南”等主流媒體刊載30余篇次,營造良好氛圍,不斷增強關工委工作影響力。
供稿:姚雯
通聯:禮縣老干部服務中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