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鄉村是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近年來,禮縣雷壩鎮堅持黨建引領,通過“三治”融合推動形成“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有序高效”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群眾化,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檔升級。
該鎮以自治為基持續釋放治理活力,以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為主線,持續強化“網格”治理。全面推行“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的工作模式,依托全鎮1個“主網格”和16個村級“中網格”,積極引導黨員就近加入,實現黨員“網格化”全覆蓋,有效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同時,充分發揮基層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在社會治理、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當先鋒、做表率,確保群眾反映“事事有回應、件件有回音”。
以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為載體,不斷深化實事辦理。通過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用好做實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完善“板凳會”“院落會”群眾說事議事等模式,采取黨員帶頭、村干部組織,群眾代表、致富帶頭人共同參與的方式,把群眾說事會、村民代表會轉移到院落里、板凳邊。這種民主的議事方式,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主動性。今年以來,該鎮通過“板凳會”“院落會”群眾說事議事等模式累計解決群眾各類事項102件,化解矛盾糾紛21件。
以德治為要培育治理新風,積分超市“積活”新動能。該鎮突出新風培育,指導各村黨組織積極探索“積分制+村規民約”管理模式,用積分量化群眾的真善美,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提升、鄉村治理等村級具體事務。常態化開展理論政策宣講、關心關愛、走訪慰問、矛盾糾紛調處等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充分發揮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基層文化陣地的引領作用,傳承優秀文化,把好的家風、民風總結升華并納入“村規民約”。積極開展“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兒媳”等模范評選活動,讓文明新風成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助推器”。截至目前,已開展積分兌換活動48場次,參與群眾1200余人次。
講評“點亮”新風尚
以法治為本強化治理保障,加大普法宣傳。先后組織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利用國家安全宣傳日、憲法宣傳周、禁毒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積極帶動群眾學法用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主動創安主動創穩為載體,充分發揮鎮村干部、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作用,堅持集中排查結合日常排查,緊盯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通過走訪排查、電話回訪等方式及時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決把矛盾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該鎮堅持黨建引領“三治”聚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務實的作風,推動鄉村治理提質增效,實現了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互融共促,讓鄉村治理更有效、人民群眾更幸福、社會發展更和諧。(圖文:王書昉 呂海兵)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