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天水訊(通訊員:羅冰)2018年8月8日,郭川鎮石咀村扶貧車間外的院子里,人聲鼎沸,異常熱鬧,伴隨著扶貧車間揭牌儀式的落幕,群眾期盼已久的扶貧車間從此正式在這里落地生根。清水縣委組織部部長周濟出席揭牌儀式。“堅持將扶貧與扶志結合、扶智與就業并舉,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幫助掌握技能,提高就業本領;積極探索以工業化的方式推動精準脫貧,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貧困山區創辦‘扶貧車間’,既節約企業投資成本,又給貧困群眾提供了就地就業機會,解決了貧困群眾養家與務工不能兼顧的問題。”清水縣委組織部部長周濟向參加扶貧車間啟動儀式的干部和群眾介紹道。
郭川鎮黨委書記李赟介紹: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費了不少腦筋。但這幾年大力栽種的花椒、蘋果等富民產業,由于生長周期長,還都沒到收益期,勞務收入仍然是很多村民主要收入來源。對于那些因為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的農村婦女來說,賺錢的門道還是不多,有效解決貧困群眾養家與務工不能兼顧的問題。縣里還以實際政策扶持企業,全縣的教育系統首單就定購買了扶貧車間15000把笤帚。
據扶貧車間負責人、石咀村黨支部書記夏建武介紹:扶貧車間采取“政府+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由鄉村兩級負責提供場地,合作社投入設備,鼓勵村民種植并回收的方式獲取原材料,計件發工資,平均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熟練工每月可達2000元以上。“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參與體面勞動,憑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實現了 扶貧不養懶漢 的扶貧宗旨。
今年是清水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沖刺之年,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頭號工程”,郭川鎮采用“村集體+合作社+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優先招用貧困戶,實現了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的目的。截至目前,郭川鎮已經在已石咀村建立了“扶貧車間”,20余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得以就業。
解決就近就業問題是為老百姓特別是貧困群眾謀長遠,解決后顧之憂的真招、實招,是做實事做好事。到了2020年,全面脫貧以后,脫貧群眾還可以繼續在車間務工,收入穩定有保障。這也是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使因為一些原因,全面脫貧后有些扶貧車間出于利益的考慮不辦了,貧困群眾也學到了一技之長,在附近也能找到工作,不會返貧。“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找準了貧困根子,解開了思想扣子,激發起致富信心,發揮了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大大促進了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精準脫貧,是一條因地制宜脫貧的好辦法。
據悉,郭川鎮把“三變”改革作為解決“三農”問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有效舉措,堅持以“股份合作”為途徑,以打造“股份農民”為核心,積極組建黨社聯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干部聯戶動員、黨員示范帶動,實現了建檔拉卡貧困戶入社全覆蓋。并鼓勵引導農民群眾將土地、財產、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入股到合作社成為股東,與合作社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體,真正把貧困戶聚在合作社、粘在產業鏈上,變“輸血”為“造血”,使產業扶貧更加具體化、更有操作性,不斷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確保在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