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頻道 > 出游寶典 > 旅游攻略

請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時間:2015-12-28 10:45:3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深入討論之后,大家提出,可以換個城市生活,讓這些在家上學的孩子們都聚到一起,這樣就不用擔心孩子沒有集體生活。半個月前,以尹為首的十多個家庭全部遷到了大理,而更多的家長,正在過來的路上。

其中有一個家庭,人都沒來過大理,家當就直接打包過來了?爝f公司電話問:東西到了放哪?答:先放你們倉庫,等我來后找定住處了再來取。

丁磊和陳陣移居的雙廊,最早不過是一個封閉的漁村。2000年左右,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小島的盡頭,建了一棟房子。隨后,畫家趙青、《落葉歸根》導演張揚等紛紛落戶,從2009年開始,島上開始熱鬧起來。

最早在雙廊建客棧的是來自廣州的建筑設計師林燦,這同樣源于一次旅游的際遇。據雙廊村村委會主任趙八旬介紹,短短的三年時間,雙廊的客棧,已經建好和正在建的,超過了八十多家,而這些客棧店老板中,除了他自己,沒有一個是本地人。

眼下,雙廊就如同一個大工地,隨處可見拔地而起的水泥立柱和鋪路的小卡車。林燦剛進來時,一個院子的租金不過8000元/年,而今翻了十多倍,漲到了八九萬。

新來者依然絡繹不絕,他們的腳步,開始往周邊的挖色、青山村擴展。在其中的一個村子,一位廣東老板一口氣拿下了七個望海的院子,而后,經不住朋友的“央求”,又將這些院子“分”了出去。


  “是我們舍棄了北上廣”

有人將這些“新移民”歸為“逃離北上廣”一族。“這么說也沒錯!币荒曛,在洱海邊的客棧里,丁磊呷了一口普洱茶,慢悠悠地說,“不過,是我們舍棄了北上廣,而不是北上廣舍棄了我們!

當然,相比到二三線城市安家的一群人,這些人大多事業有成,無論是資金還是人脈,都要更強大一些。

丁磊在決定移民時,就開始重新謀劃自己的未來。他的第一興趣仍然是做酒店,他給客棧取名“七間房”,即總共7間房,自己和家人住兩間,剩下的對外營業。

 

從租地到建房,丁磊投入近300萬,在他的構想中,以后要將之做成一個連鎖品牌,專在類似于雙廊這樣的地方開店,為此他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酒店管理公司。

像丁磊一樣,以客棧為家,同時也以客棧養家者不在少數。而要在這樣的地方建一個客棧,少說也要一二百萬,城市里的普通工薪階層顯然難以承受。

不過,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并不因經濟條件的好壞而有什么不同。新移民們也各有各的活法。

一對“80后”的戀人——阿成和巴團在雙廊開了間甜品店,阿成曾是銀行項目經理,巴團曾是中學教師。2011年7月他們雙雙辭職來了雙廊。他們的甜品店更像是一門業余生意。顧客少的時候,兩人就劃著房東的船,在洱海上曬太陽。

 

來自廣東的宋夏艷則在大理古城開了家蔬菜館,專做素菜。三十多歲的宋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尹鐵宏一樣,為了教在家上學的女兒,一年前移居大理,F在,她的藝名——“蔬菜超人媽媽”比真名要知名得多。


 

同聲傳譯高手CICI在大理洋人街上開了一家名為墨龍的咖啡館,一次最多只能夠裝12個人——她開的雖是咖啡館,但上的卻是行政班:上午9點開門,下午5點就打烊,周日還休息。CICI說,這么早關門,是因為要回家給老公和孩子做飯,“最好的時光要留給家人”。

 

相比大中城市,大理的生活成本要低很多。沈見華曾算過一筆賬,在上海,他們一家三口,一個月的開支在12000元,而到了大理,直接去掉了一個零。陳陣剛到雙廊時,一天的生活費更是不超過25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