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縣自南至西有大南岔河、小南岔河、新營河、牙塘河、牛津河五條河流,年均徑流量為3.623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3.72萬千瓦,可開發量2.56萬千瓦,水資源年平均徑流量3.623億立方米,人均占有1847立方米。
和政縣有喬灌木樹種200多種,野生花木約174種,有野生藥材205種,有一定經濟和觀賞價值的野生果品類10余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81萬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城關鎮23853人、三合鄉10157人、梁家寺鄉11917人、陳家集鄉11912人、卅里鋪鄉18695人、馬家堡鄉13674人、羅家集鄉12439人、卜家莊鄉9759人、買家集鄉11609人、新營鄉10550人、關灘溝鄉7679人、新莊鄉12572人、松鳴鎮15640人、達浪鄉12468人。據2010年統計有漢族、回族、土族、羌族、黎族、苗族、白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分布。
2013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9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5%,超目標任務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億元,同比增長9%;工業增加值1.24億元,同比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81億元,同比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5.52億元,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34.43億元,同比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億元,同比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億元,同比增長30.4%;農民人均純收入3673元,同比增長24%,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大部分指標超目標任務完成。
和政縣自農產品資源主要有小麥、玉米、蠶豆、油菜、中藥材等。
至2007年全縣開發利用的農耕地33.9萬多畝,占總面積的23.6%;林業用地34.84萬畝占總面積的25%;草地44.38萬畝,方總面積的28.4%。全縣以農業為主,以種植糧食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麥、青稞、蠶豆和洋芋,其它作物還有豌豆、玉米、蕎麥、糜子、谷子、大燕麥,小燕麥等。
農產品資源主要有小麥、玉米、蠶豆、油菜、洋芋、中藥材等。畜牧業也比較發達,全縣有草場面積52.82萬畝,可供利用的面積47.74萬畝。
截止2011年3月底,和政縣工業總產值4655萬元,增加值1061萬元。電力公司、隴滇鋼鐵公司、太子山水泥廠、華龍乳制品公司、八八啤特果有限公司、大禹酒業公司、康源發電公司等等7家重點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3459萬元,工業增加值707萬元,產品銷售收入3016.6萬元,分別同比2010年增長105.7%、61.4%、101.7%。其中主要產品為,售電量完成1461萬千瓦時,水泥8303噸,果汁278噸,白酒51噸,酷阮酸鈉55.78噸,黃油粉5.4噸,鋼鐵線材4893噸。
2009年和政縣圍繞松鳴巖景區的開發,總投資5.35億元,包括河道治理、水上漂流、路橋建設、啤特果林帶、大南岔河東西兩山綠化、楊馬族民俗村及人工湖等16項建設內容的大南岔河流域綜合開發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開發旅游資源。
2013年7月中央金融團工委與和政縣簽訂的協議,幫助新建1家村鎮銀行、1家小額貸款公司,在鄉鎮建立具有銀行、保險等職能的三農金融服務點,2013年起幫助該縣支農再貸款年均增長2000萬以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