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傳統藝術 > 歷史考古 > 歷史

《軒轅歷書》創作道路上的緣人益友——作者:仙小康

時間:2024-01-01 00:55:1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訊(趙小春報道)和老朋友張蛋兒已經是四十多年的老關系了,說來話長。1976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和張蛋兒是初交,正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去逝的一年,我們都在麥積山石窟搞加固維修工程。都是從各大隊各生產隊抽調的人員,組成了一支街子公社副業隊。隊長潘懷珍,待人寬厚和善,有領導方法,很受副業隊人員的愛戴尊敬。我和老朋友張蛋兒就是這個時候認識的,還有好朋友金啟德哥哥,他能言善辯,把古典小說《粉妝樓》薛仁貴征東記得非常清楚,說得滾瓜爛熟,吃過晚飯后,到所里一個地方就引來許多人聽他講故事。一段時期當中建起了深厚的友誼,至今40余年關系正常化,逢年過節來來往往。這里只談一談和張蛋兒老朋友的趣事。

非遺證書

nEO_IMG_1.jpg

和好朋友張蛋兒的合影

nEO_IMG_2.jpg

2000年千禧之年,要在我家老院子里蓋幾間平房。孩子們一個個都長大了,以后結婚住宿都是個大問題。家里我們倆思想不統一經常鬧矛盾,蓋房子是一件大事如何是好?想來想去想出了個好辦法。只有把老朋友張蛋兒請下山房子才能蓋起。老朋友張蛋兒身強力壯,為人忠實厚道,能干又能策劃,辦事情說一不二,我倆意氣相投。家里的女人孩子都怕他,也都能聽他的話。只要請他下山主持蓋房子的事就沒有一點問題。于是我就上山去北灣村范家坑他老家里和他商量,為了我的事情他放下一切家務事答應下山幫我蓋房的事。他既是我請到的代理掌櫃的又是監工。分配我的任務就是籌備資金問題,一切由他全權安排。木工師傅就是我女兒仙潔的生身之父柏寶順師傅。他倆配合的非常好,家里女人娃娃不敢不聽。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平頂房順利的完工了。村上有人和我開玩笑的說:“懶人有懶命里,不但沒出力,還緩了一身肉”,惹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我倆有趣的事情很多很多。老朋友還是個孝子,老父親去世時高齡九十歲,他和妻子身邊照顧的很好。他妻子性格溫柔賢惠,干凈衛生,任勞任怨,把一個小家庭管理得和和氣氣,屋里地里的活干得有頭有緒。常言說:“家和萬事興”。

舊院里蓋起的一面水泥結構平頂房

nEO_IMG_3.jpg

一個家庭的好壞發展問題,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方面是本事。一方面是兩口子能想在一起,說在一起,干在一起的配合問題。再一方面就是大人孩子的健康平安問題。房子蓋起了擺在我面前的問題,就是家庭生活方面和幾個孩子念書的問題。雖然家庭困難,幾個孩子的書不能不念。經過反復考慮就走上了另一條謀生道路。進入仙人崖景區開始搞周易預測卜卦為生。一方面卜卦為生,一方面刻苦學習堅持搞《軒轅歷書》的創編。不但解決了生活問題,而且提高了我“周易風水”中的知識水平,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生活的道路。

仙人崖是《軒轅歷書》誕生之地。

2007年國慶節是《軒轅歷書》誕生之日

nEO_IMG_4.jpg

說來話長,我命運不好,小時候體弱多病,小學讀書時正是文革動亂的年代,家庭地主成份,考中學時剝奪了我念書的資格走出了校門。20歲結婚后三年當中,因成份問題,女方提出離婚,堅決給臭地主家不當人。兩年后經親戚介紹,成全了第二次婚姻。老丈人還是一名共產黨員,不但不嫌我家庭的成分,還說找的就是地主家。我們倆性格不和,她性子急,我性子慢,常為小事吵吵鬧鬧家庭不和。冤枉時給老朋友淘一淘冤枉,結果被老朋友攔頭一頓,“她不好你欠好……”然后給我說一些好話。雖然老婆脾氣不好,但口惡心善,品行端正,有吃苦蠻干的精神,就是缺少溫柔的性格。

nEO_IMG_5.jpg

我讀完小學后,就回到了農村,本來年齡小體弱多病干不了重活,經常就是隊長老爺指責挨罵的氣筒子。父親是一名十多年的小學教員,文革當中因成份問題被下放回家勞動。看到我的一切情況,就給我請了一位陰陽風水師父,師父是我爺爺仙文斗的得意門生潘濟美先生。潘老師德高望重,走藝謙虛認真,學識廣博,選擇安葬,擇吉卜卦,誦經解災樣樣精熟,又心輕好用,當地群眾中影響很好。入門之后,我對這方面很喜歡,白天勞動晚上看書學習到深夜。師父就愛我的這一點學習精神,有時間就領我去趕道場念經。他身邊的風水易學經典之類的書也很多都讓我看,不懂的方面就給我講。教過我學念經的錄音磁帶到現在還保存著哩。師父去逝后,我又結識到了兩位高手藝人,一位是街亭親戚卜盛吉老師,他是卜半仙的后代,既懂三合又懂玄空風水奇門等,老讀書人因成份歷史問題坐過牢,改革開放后平反召雪才回到了家里。一位是馬跑泉鎮東山村的王清杰老師。王老師是一位高明的三合風水大師,有創造能力,改革開放后,仿照安徽的徽盤,林君達林君周二位圣賢發明的黑面子徽盤,制造出了“王氏羅盤”準確無誤。八十年代昌銷陜甘兩省風水愛好者手中。我現在使用的一個黃面子三合羅盤,就是王老師最后送給我的紀念品。靠師父的引薦指導,靠自身的堅強努力,勤奮好學,也算走出了一條長遠謀生的道路。

師父領我去馬跑泉秀錦山“剛剎寺”趕道場時的合影

nEO_IMG_6.jpg

王清杰風水大師

nEO_IMG_7.jpg

《軒轅歷書》的創作,是各省市各地區緣人益友,尊師讀者的錢財贊助支持,才使我堅持到了今天,出版面世整十七個年頭。幸喜今年公歷6月間,天水市麥積區文旅局文化館審定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發了證書。更加鼓勵了我創作寫書的決心,《軒轅歷書》全集幾十萬字,會在天水市幾年當中完成流傳于世,繼承老祖宗的文化遺產。

《軒轅歷書》是在逆境中產生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經受了艱苦的考驗,走出了一條有利于百姓人家的方便之門。離創作成功還要十幾年時,于2011年冬季,妻子卻患急性的心機梗塞離開了人世,留下了我和幾個孩子。孩子們現在都成家了,靠自己的本事生活,日子都過的還好,然而她卻帶著痛苦寒酸而去。 這也是她命運的造作吧。

現在我雖然是孤家寡人,卻得到了兒女們成家后精神上的溫暖和安慰。進城市已經三個年頭了,解決了生活中吃飯的問題和精神上的空虛。也需要一個志同道合,性格溫柔的道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作學問也是一種修道,修道要具備“法、侶、財、地”四個條件,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是一種空想。

《軒轅曆書》全集在天水市很快就會寫成。這本書會給周易愛好者起到入門的截徑,會受到老百姓歡迎的。自進入城市后,生活上無憂無慮,精神上樂觀,又打開了一片新生活的天地。起床,鍛煉,學習,活動,走藝掙錢,都由自己安排。又在天水市天光電腦學校里,在鄧承祥校長和杜貴花老師的精心哺導下,學會了許多寫書搞創作方面實用的電腦知識,提高了寫作效率。70歲至80歲是我的黃金時期。我必須堅持每天的鍛煉,注意身體健康和生活方面,勞逸結合,完成這項創作任務。“把溫暖送給人間,使患者減輕病苦”這是我上了仙人崖搞預測創作時發出的誓言!

第一名贊助我編寫《軒轅歷書》的人,廖三代先生。

nEO_IMG_8.jpg

在天水天光電腦學校短期培訓班里

nEO_IMG_9.jpg

與幾位支持過我的好友:楊望科,廖三代,趙跟代,楊愛生等,在千年“紅豆杉”樹下的合影。

nEO_IMG_10.jpg

《軒轅歷書》的創作成功,更離不開天水市周易學會領導安志宏先生等人的指導與支持。

nEO_IMG_11.jpg

感謝任道長對《軒轅歷書》的題詞支持

nEO_IMG_12.jpg

感謝邵偉華老師對我的引導關心!

nEO_IMG_13.jpg

感謝母親對我的支持

nEO_IMG_14.jpg

感謝生我養我支持我成功的兩位老人。

nEO_IMG_15.jpg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