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苦難--穆明祥
苦難,顧名思義,乃痛苦和災難也。痛苦,是說人在身體和精神上感到非常難受,是從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映出來的一種疼痛苦楚的身心感受。造成痛苦的因素很多,諸如父母病喪、子女夭亡、感情危機、家庭變故、親人離散、事業無成、生意蕭條、人生失意、工作壓力、生活窘況、病患折磨等;災難,包含有地震滑坡、洪澇干旱、火災車禍、毀機沉船以及風雨雪霜等自然災害或人為事故造成的諸多不可預見或無法自控的突發事件給人們造成的天災人禍。災難同時也是造成人們痛苦的罪魁禍首、最大惡魔。在人的一生中,真可謂痛苦無處不有,災難難免隨時發生……我們每個人在其短暫的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遭受到苦難的侵襲、折磨、傷害等。也就是說,幾乎沒有一個人在其一生中不會被任何苦難“光顧”,只不過是在其表現形式、時間長短、輕重程度等上有所差異而已。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苦難總是難免的,但戰勝苦難的信心、毅力、決心是不可或缺的。苦難,只會磨礪人的意志,卻難以摧毀人的精神。當苦難遇到堅強的人們的堅強意志、奮斗精神、斗爭耐力、不懈努力以及敢于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決心時,再張狂、再野性、再任性的苦難,也一定會望而卻步、有所收斂的,隨之也會想著從堅強的人們的生活中盡快逃離的……
面對苦難,切不可悲觀失望、畏縮不前和一蹶不振,應樂觀看待、積極應對和盡力克服。相信只有不會長期侵擾、傷害人的苦難,絕不會有永遠戰勝不了苦難的人。對于每個人而言,遇到苦難雖說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生也并不見得完美。只有經歷過苦難,像“涅槃的鳳凰”從浴火中重生的人,才算得是一個完美的人,一個偉大的人,其人生才會有巨大的意義。在我們泱泱華夏的古代歷史上,經歷過困境和苦難,從而奮發崛起而有所作為和取得優異成績、鑄就人生偉業的古圣先賢的典型事例俯拾皆是……如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在其《報任安書》中所云: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困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之所為作也!敝劣诠沤裰型鈴木骄澈涂嚯y中走出來而奮發圖強,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醫學家等更是枚不勝舉。
面對苦難,是采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呢,還是屈服于苦難的淫威之下而甘受其害呢?這是一個人對待痛苦與災難的人生態度問題,同時也考驗著人們戰勝苦難的能力、毅力、耐心和決心。所有的人,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會不會遇到苦難,但必須要有會遇到苦難的心理準備,絕不可存有在自己的一生決不會遇到任何苦難的僥幸心理。這樣,當在你的人生中真正遇到苦難時,你就不會顯得思緒紊亂、手足無措、難以應對,也決不會被苦難摧垮。不僅如此,還會讓不幸的苦難,變作使你奮發圖強的動力,更會讓自己的意志磨礪得越發堅強,使自己的骨骼淬礪得更加堅硬;自己應對自然災難、人生禍事的能力也就會更強,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會越走越好。這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苦難也是人生之中一種最為珍貴的經歷財富和動力來源。這種財富是書本中難以尋覓的,也是用金錢難以買到的。
唯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來之不易,才會不斷地追求幸福、創造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因此,從目前來看,我們的社會,尤其是家長,應該從孩子幼小時起盡早培養其的苦難意識,使其從小懂得居安思危、處優思儉、行坦防狹……人的一生,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能把逆水行舟視為常態且身體力行的人,在他面前的苦難,就變成了激流勇進中的巨大動力來源。 面對苦難,挑戰苦難;從苦難中奮起,戰勝苦難,才是人生的最大贏家!要知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面對苦難而敢于戰勝苦難的人,才是勇的猛士、真的英雄!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