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很多媽媽在后臺或微信跟我交流的時候,話語中全是濃濃的焦慮。那種痛苦和無助,我也有切身體會,很心疼她們,但靠幾句簡單的語音或幾條短信的交流,最多只能給到一些暫時的疏導而已。
也有家長說,讀我給孩子寫的信可以緩解她們的焦慮。
所以,焦慮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泥潭,讓我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二
我們都知道“擔心是一種詛咒”,也知道要“放下恐懼,從愛出發”。
可是,孩子不好好學習、不寫作業、成績很差、打游戲成癮、結交社會青年等,還有一些孩子已經輟學在家,不洗臉不刷牙不出門,黑白顛倒打游戲等,在這種狀況下,讓他們的父母放下恐懼,不去擔心,確實是太難了。
何老師說過:孩子是爸爸的期待,是媽媽的命。
所以,你讓父母,特別是媽媽怎么能夠對孩子的這樣一種生命狀態做到不去恐懼?
媽媽們淚眼婆娑,走投無路的狀態,太讓人心疼了。在這里,我要抱抱你們:沒事的,會好的,別怕。
三
學過家庭教育的媽媽總覺得我現在沒有恐懼,就是焦慮。其實,焦慮的根源還是恐懼。當你恐懼的問題無力解決,而又逃避不了的時候,焦慮就產生了。
所以,我們依然被恐懼牢牢的捆綁著,甚至是淹沒著。
大家都知道,恐懼來源于未知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我們失去了掌控感。如果,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那恐懼自然就會消失。
現在我們倒推一下:要想放下恐懼,就要有掌控感。
用在孩子的這件事上,就是說孩子的未來要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恐懼自然就消失了。
毫無疑問,天底下每一個父母都想具備這樣的超能力。
其實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是有設定的。古話說:未定生,先定死。
每個人都是帶著他的人生劇本框架來到人間的,宇宙大生命給每一個人都設定了他最完美的結局。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軌跡和機緣,孩子也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孩子休學了,那是他劇本里本來就有的情節。休學一年也好、兩年也好,本來就是這樣設定的,怕什么呢?
當然,你可能會說,既然一切都是天定,那我還不如躺著吃啦,還要奮斗干什么?
其一,人終究不是豬,一直躺著吃不僅不舒服,而且很痛苦的。你問問休學在家的孩子就知道了,那種感覺比上學還痛苦得多。
其二,每個人來的時候,只帶了他的劇本框架,內容和細節的填寫,就是人們奮斗的原因。
每個人都是他人生劇本的合著者,也是這部劇的主角。同時是別人劇本的配角。
孩子是他人生劇本過程和細節的創作者,也是唯一的主角。父母是主要的配角,老師、同學、朋友占的戲份就更少。
作為配角的父母,千萬不要去搶戲。你在別人的劇本里搶戲,不僅會干擾主角對的劇本的創作和表演能力,而且會給自己帶來痛苦煩惱。正因為我們以前搶了孩子的戲,才讓孩子有今天不能勝任的現象出現。。
當我們弄清楚了這一點后,就會放下了恐懼,坦然地接受現狀。
四
以下是我面對焦慮情緒的梳理:
1、 覺察。例如,孩子看手機不寫作業,你已經提醒3次,那說明你已經焦慮了。
2、 叫停。告訴自己我很焦慮,我要停止。
3、 抽離。跳出焦慮泥潭,看看你有沒有強行跟孩子互換角色。
4、 配角;氐脚浣俏恢,給孩子自己編寫劇本的權利。一定不要叫第4次,那樣就是搶戲了。
5、 信念。每個人都想做最好的自己,這是劇本的中心思想,是宇宙大生命給人定的基調。孩子一定會按照這個基調來創作他的人生劇本。
6、 相信。相信孩子比你還了解他自己,相信他一定會為自己做最好的安排。
7、 心疼。對想好好學習又放不下手機,想上好大學又不肯返校的孩子,要真心的心疼他。他不是不想上進,而是真的做不到。他也不愿意做這樣的自己,甚至他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他的疼痛、恐懼和焦慮,要比父母還要多。
8、 接受。如果孩子暫時不能去學校,或者去了又回來。就說明他的劇本里本來就有這樣的章節,他需要再受一次折磨。筆在他手上,我們改寫不了,就坦然的接受。
9、 完美。一定要記住,孩子人生劇本的框架的結尾是完美的。不管中間經歷再多的苦難,也只是為了完美做鋪墊的。宇宙大生命不偏不倚,給每個人都是這樣設定的。人生很長,拉遠了,你就能看明白。
10、 陪伴。在尊重、理解、鼓勵、信任,做一個配角對主角最好的陪伴,一直到配角任務的完成。
五
無條件的愛、接納所有的基礎上,只要做兩件事:
1、 離開焦慮的場景。當你和孩子處在一個膠著狀態下的時候,主動離開現場。回到自己的房間,或者出去轉一會。讓自己有空間來梳理自己的情緒,也好讓孩子有空間梳理他情緒。如果你們一直僵持,焦慮會相互影響碰撞,不僅會倍增,而且會產生出其它負面的東西。
2、 祈禱和祝福。建議每天讀誦《生命喜悅的祈禱》,書里有專門為孩子寫的祈禱文。當你堅持祈禱一段時間后,內心就會充盈著喜悅和安寧。你傳遞給孩子的就是信任和篤定,孩子也會接收到祝福的力量而發生改變。
六
最后要說一點,關于“靜待花開”。
我想的是,所謂的靜待花開,又是我們在設定孩子的劇本了。我們設想這樣一個花開的結局來消除我們對孩子未來的恐懼。
什么是花開呢?返校?上大學?好工作?好對象?好地位……?
我想每一個生命都是以盛開的姿勢來到人間,每一個過程都是他獨特綻放。
我們的孩子也是,他們本來就是一株盛開的花,而且香氣襲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