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文學詩詞 > 文壇快訊

村莊里的人間煙火——文/楊曉峰

時間:2025-01-05 20:04:0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村莊里的人間煙火

——文/楊曉峰


陽光讓寒冷收走,留下蒼白浮云,烏桕紅顏凋盡,皓齒尚存,一只灰鶴悠悠振翅,給我慰藉,原野就是這樣,有時喜悅,有時寡淡,人生的小寒落地,三九天了,正是圍爐取暖的日子,我知道,候鳥一定還是去年的樣子,用翅膀抱團,在雪花深處,抵頭私語。遠離都市的喧囂,我回到了那寧靜而美麗的龍首山下的鄉村。這里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大廈,但有著寧靜與和諧。每當回到這里,我都能感受到那獨特的人間煙火氣息,它溫暖著我的心房,讓我感受到家的溫馨和安寧。

清晨,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向山下鄉村大地,照亮了村莊的每一個角落。炊煙從煙囪中裊裊升起,那熟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孩子們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歡快地走向學校,他們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村民們早早地起床,開始他們一天的勞作。這個時刻,鄉村的生活仿佛被點亮了一盞明燈,充滿了希望和活力。我的父親是一個勤勞而智慧的人,天剛亮,他就爬起來開始他的農活。這一天,他收拾好工具,準備給過冬的果樹做保暖工作。他小心翼翼地將稻草包裹在樹干上,以防止寒冷的天氣對果樹造成傷害。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序,仿佛在為果樹做一場溫暖的擁抱。我看著父親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意和感激。母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女人。她總是忙碌地照顧著家里的菜地。這一天,她穿著一身樸素的衣服,拿著一把鋤頭,巡視著自己的菜地。她仔細地觀察每一棵蔬菜的生長情況,輕輕地施肥拔草。她的手指靈活而有力,仿佛在為蔬菜們注入生命的活力。我看著母親專注的眼神,感受到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

鄉村的村民們各自忙碌著自己的生活。有的人上山撿柴火,有的人下地里干活,有的人出門放牛。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勞動的喜悅和滿足。而在村口的那棵大樹下,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曬太陽,聊天。他們用親切的語言交流著彼此的生活經歷和感悟,分享著快樂和憂愁。他們的笑容和談話聲充滿了鄉村的煙火氣息,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溫暖和親近。傍晚時分,鄉村的生活變得更加熱鬧起來。炊煙從煙囪中升騰而起,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村民們忙著準備晚飯,廚房里傳來陣陣炒菜的聲音。放學的孩童們歡快地奔跑著回家,他們的笑聲和歡呼聲充滿了整個村莊。收工回家的村民們帶著疲憊而滿足的表情走進家門,他們的辛勤勞動讓家庭充滿了溫暖和幸福。牧歸的牛羊悠閑地走在田間小路上,它們的蹄聲回蕩在空氣中,仿佛在訴說著鄉村的故事。

鄉村的煙火氣息不僅僅是食物的香氣,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它連接著每一個村民的心,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歸屬感。在這個煙火氣息彌漫的地方,人們相互扶持、互相幫助,共同度過生活的喜怒哀樂。這種情感紐帶讓鄉村成為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讓人們在這里找到了歸屬和安寧。無論是清晨的炊煙還是傍晚的熱鬧,無論是父親的勤勞還是母親的熱愛生活,無論是村民的忙碌還是老年人的交流,都讓鄉村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這種煙火氣息讓人們對鄉村充滿了牽掛和歸屬感,讓他們愿意為這片土地付出一切。

走向嚴冬,樹葉以殘黃走進嚴冬,破碎的銅鑼在北風中鳴叫,楓樹以圓滿走進嚴冬,向著山巒捧出緋紅的心,候鳥以陣勢進入嚴冬,在伴草而居的水域尋尋覓覓,寄身飛霜的寒庭,一條小路以落葉的方式,步入嚴冬,一片原野,以掏空的方式,等待雪花的擁抱,入冬第一個寒潮到來之夜,室外北風呼嘯,室內春意盎然,一家人在空調下盡享取暖之樂,不禁勾起對寒冬取暖的回憶。回憶起孩提時代的取暖,也許難以置信。記得五十年代后期的一次罕見嚴寒,泉水斷流。晚上弟兄間同睡一炕,同蓋一條破棉被,半夜里小弟冷得哇哇哭,七歲的吾直哆嗦,哥姐們也凍得像只蝦。父親沒有辦法,去灶間抱來兩捆柴,點起小火,這是記憶中最寒冷之夜,也是最無奈的取暖法。白天,我們弟兄幾個圍著一只“火缽頭”,缽頭內裝有木炭等燃燒之物,上面蓋著眼子鐵皮,隨之發出熱量,我們一會兒用手捧著取暖,一會兒把腳放在鐵皮蓋上。可是“好景”不長,一般兩三個小時木炭燃盡,熱量自然驟降。這時,媽媽添上一些煤作燃料,熱量又持續了幾個小時。另外一種取暖就是曬太陽,也是最方便最常見的取暖方式。大寒天一般晴天見多,俗稱“干冷”。天寒地凍無法下地干活,大家就在避風的“墻根下”曬太陽,“曬曬日頭,喝喝粥湯”是當時農民冬天生活的真實寫照。

條件好一點的人家,拿出媳婦陪嫁的銅腳爐作為取暖容器,可以烘手也可以暖腳,晚上還可以放在被窩里。人睡在“預熱”后棉窩里暖烘烘的,但此時必須拿出銅腳爐,防止一腳踩翻了引起火災。后來,熱水袋、熱水壺、電熱毯、暖足器等的出現,“水暖”“電暖”取代了“火暖”,取暖趨向安全環保。時代的變化和生活條件改善,空調的取暖更顯得現代化,溫度可以隨需調節,使用時間不受限制,需要什么時候用,用多少時間,都可以根據需求盡情享用。

冬季取暖也是一種文化傳承。例如春節期間人們貼春聯、吃年夜飯等來驅趕寒冷。在食物方面,選擇一些溫熱的食物來驅寒,例如姜湯、熱茶、火鍋等。這些食物可以提供熱量,幫助人們抵御寒冷。其中姜湯和喝熱茶是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具有驅寒、暖胃的功效。湯面、火鍋也是現代人喜歡的食物之一,通過加熱各種食材來提供熱量和營養,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美食的享受,縱觀寒冬取暖方式的變遷,足以折射社會進步和生活條件改變的一種印記,尤其是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取暖也跨進了新時代,至今回憶起來仍然感慨萬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