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藝術評論

中國書畫名家陳明綱藝術人生訪談錄

時間:2017-11-27 22:50:4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畫家陳明綱先生給筆者留下的印象是一位非常樂觀的人,已年逾古稀的他說起話來聲音清楚,邏輯清晰且精神矍鑠,且時常笑聲朗朗。歲月的刻刀似乎只在他肌膚上留下了時間的痕跡,但他內心卻依然年輕,開朗,不染塵俗。陳明綱是一個多愁善感,真情流露的人,這在說起自己恩師的時候,他哽咽的聲音和泛淚的眼睛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深知這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正是這份真摯和達觀,造就了他藝術之路上對于細膩情思的敏銳覺知,以及包容萬象,豐富多姿的筆墨風韻。

陳明綱

  承襲的筆情墨意

  陳明綱先生1943年出生于浙江寧海。寧海是一個人杰地靈之所在,這方歡樂、安寧、祥和的土地,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潘天壽、柔石、應野平、方孝孺、葉夢鼎等一些響當當?shù)拿侄汲鲎赃@個地方。

  這里是陳明綱先生的故里,他自小就在這樣一個文化藝術氛圍濃厚的環(huán)境里成長,受浙東文化熏染,酷愛美術。繪畫藝術對他的啟蒙,是源自于上海舉辦的一次潘天壽畫展。彼時,陳明綱還是一個七八歲的懵懂孩子,正在上海讀小學。當父親帶他去看畫展時,告訴他這是寧海人,再三叮囑不要忘記。幼年的陳明綱雖然不懂筆墨精粗,不懂得結構布局,但是潘天壽大師那幅巨石上的鷹的銳利目光,似乎會隨著人的移動而轉動,炯炯有神!這使他感到非常震撼,從此對潘天壽先生的仰慕之情就在陳明綱幼小的心中滋長,他逐漸對中國畫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他崇敬潘天壽先生的人品藝格,循著先賢的足跡,慢慢學習與之相關的知識,并決心堅持學習繪畫,這一畫就是六十多年,這一畫也開啟了他大展宏圖的藝術生涯。

  陳明綱總說,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經(jīng)過美術學院的“洗禮”。但他的筆墨是從正規(guī)的傳統(tǒng)技法開始,亦步亦趨,循序漸進。中學時期,陳先生受陶冷月、朱賽荷兩位先生的啟蒙,之后為著名畫家蔣風白先生入室弟子。主攻花鳥畫,亦工亦寫。對于自己的習畫歷程,陳先生輕描淡寫,他更愿意把話題集中到繪畫藝術本身,聊聊他的觀點和想法。他對傳統(tǒng)技法是潛心研究過的,其筆墨的融潤、細膩和精到都是因襲傳統(tǒng)的結果。他自嘲自己是一個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是一個比較尊重傳統(tǒng)的畫家:“我覺得,臨摹是學習中國畫最好的辦法,從老師那里汲取,從傳統(tǒng)的畫作當中去吸收,我把臨摹的功夫看做是學習中國畫最重要的部分去對待。”

  在陳先生的畫作里,傳統(tǒng)筆墨韻致最為濃厚的,正體現(xiàn)在其山水作品中,有的寥寥幾筆成峰巒,有的精皴細染顯巍峨。不同的地域展現(xiàn)出不同風貌,甚至于在同一處景致也會因或晨光夕照,或四時不同而表現(xiàn)出的異樣風姿,給人意猶未盡的無窮回味。從結構布局上,陳明綱很在意遠、中、近景的構置,“墨分五色”的豐富在其逸筆揮灑的過程中,滲透到皴擦點染之技法里,故構成一幅幅層巒疊嶂,風起云涌的壯麗山河,觀之心情開闊,胸襟坦蕩。可以說此處的“畫如其人”是把陳明綱灑逸浪漫的性格和盤托出,展現(xiàn)的是他性格里瀟灑不羈的一面。待畫風轉變處,又能品讀到他細膩如發(fā)的敏感柔情——陳明綱的花鳥畫。

陳明綱作品1

陳明綱作品1

  綱主攻的方向,也理所當然成為他繪畫生涯中成就最高的畫科。從其畫作中,觀者不僅欣賞到細致,嚴謹,一絲不茍的筆墨,更能從中品讀出作者沉潛,專注,致遠的心性。其作有水墨,有彩墨。遠觀有層次,近看出功力,畫里乾坤相因有序,卻難一眼看穿。陳明綱的筆墨似乎都出自不經(jīng)意間,但刻意的“經(jīng)營”卻能滲透到“無意”的創(chuàng)造當中,使畫作看起來靈躍而生動,更不失章法之謹嚴。陳明綱的花鳥畫題材亦工亦寫,他融入了些西畫的技法,更為注重畫作中明暗關系的對比,彩墨敷施的調配,在輕重急徐中筆法停勻,將它們紛紛實現(xiàn)于素紙上,演繹成一幅幅動人心魄的上品佳作。

  曾有方家評曰:……明綱秉性耿直,性情豪爽,待人處事是非分明,凡有感觸,便訴諸筆墨,所寫花鳥、山水皆有寓意。他的工筆畫細膩而不呆板,重法度而不墨守成規(guī)。……

  不懈之師古研新

  陳明綱的畫作是靈動的,這來源于他寫生的功力。他曾經(jīng)邀游名川大山,三登泰山,八上黃山,遠游峨眉……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浸潤身心,擷取靈感。“寫生就是師法自然,師造化,到生活中去體驗和感受。畢竟,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深入到生活和自然中感受到的情感,激發(fā)出的靈感才是創(chuàng)作的根基,那是照片替代不了的。”陳明綱先生說。在陳先生的畫作中,觀者是能體味到非常濃郁之生活氣息的。“古鎮(zhèn)一隅”“許家山石屋”“蒙茸一架自成林”“水畔雙棲”“籬邊情趣”以及瓜、葉、石、草、樹等題材都充滿融融的生活情趣。陳先生畫作,其用色是能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的。他著色大膽,又恰到好處,敷彩雖明艷,卻不庸俗,色彩之調配相搭層次分明,筆墨之脈絡皆清晰細膩,讓作品不論遠觀或近取都傳達出悠遠深邃的審美意趣。陳明綱畫作之所以能呈現(xiàn)出這樣的韻致,光是技法精湛誠然不夠,“心法”之用才是關鍵。南朝畫家宗炳曾提,“澄懷味象,閑居理氣,萬趣融其神思”這就是說,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需要滌除雜念,放空心腦,觸發(fā)自己內心深處最敏感的覺知,才會讓靈感源源不竭地涌來。陳明綱本就是一個淡泊,豁達的人,不愛去爭名逐利,他把心思完全都放在創(chuàng)作上,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熱情就像這份事業(yè)對他的回報,讓他總能葆有良好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讓其作品筆墨巧妍,氣韻生動。

  在陳明綱先生講述自己繪畫生涯的時候,筆者感到他是一位非常踏實的藝術家,對于研新,他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早已堅定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信念。他說:“創(chuàng)新這個詞,我覺得是一種概念。沒有毫無前因的創(chuàng)新,都是在繼承好了的基礎上慢慢形成的新風格。我雖然恪守傳統(tǒng),但我并不保守,我也一直在借鑒融合,不斷嘗試。但這些實踐都必須是建立在傳統(tǒng)功底扎實的基礎上才行。”一直以來,對于臨摹,寫生和創(chuàng)新這些書畫界老生常談,但又不可避免的話題,陳明綱都把它們統(tǒng)一到一個脈絡里,相輔相成,不可割裂。他的踐行之路也是與其觀點言論表里如一,故而才成就今日之榮譽。

陳明綱作品2

陳明綱作品2

  陳明綱2001年評為“浙江百家”,2009年《收藏快報》評為年度推薦人物,出版有《陳明綱畫集》《陳明綱中國畫集》等。其作品曾入選“第三屆中國巖彩畫展”;在第七屆藝術節(jié)期間被選為“浙江國畫百家”,在美術報上刊登并入編在《美術報》出版的《浙江國畫百家》上。多幅作品被國內外藝術團體收藏。作品及傳略入編《跨世紀著名書畫家經(jīng)典》、《中國美術選集》等。陳明綱先生現(xiàn)為文化部藝術發(fā)展中心中國書畫院畫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創(chuàng)作委員;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中國畫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華夏書畫學會會員;政協(xié)寧波書畫院畫師;寧海畫院秘書長。執(zhí)教寧海老年大學畫研班,國畫班至今已二十三年,成繢斐然。寧海縣政協(xié)第四、五、六屆委員、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作品在日本、香港、巴西、澳大利亞及臺灣、韓國等地展出,并在國內多次獲金、銀、銅獎,入編大型典集數(shù)十部。

  如今的陳明綱依然有著如孩童般純粹的赤子之心。不論外界如何,他每天還在修習臨摹之功。這已經(jīng)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要站在畫案前,就會心情舒暢,對于藝術提升的追求,仍充滿熱情:“我過去走過的路,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喜悅,但這些都過去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前看。我現(xiàn)在所要做的,就是盡量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品,盡量改善技法,爭取能有創(chuàng)新的突破!”

  對年逾古稀的陳明綱先生而言,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是充滿愉悅和擁有夢想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相信,陳老先生的執(zhí)著及其精湛技法,靈思巧致定會為他開啟一次次嶄新的輝煌旅程!

  ——記者:楊丹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