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藝術評論

中國書畫名家段學愚藝術人生訪談錄

時間:2017-11-27 23:07:4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a href=http://m.jitongbianyaqi.com/news/shizho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國</a>書畫名家段學愚藝術人生訪談錄

  初識書法家段學愚先生,會被他一種謙謙君子的文人氣質所吸引,這是多年來文墨書卷對他的浸潤和滋養所傳達出的儒雅氣韻,其書法也是應“字如其人”之言喻,在一筆一劃,字里行間滲透著中正、清雅之致遠意境,更有細膩嚴謹和力透紙背的深邃功底。段先生其人也有著良好的修養,和他相談,親和的個性和謙遜的品格讓人敬重,而他的作品,亦總能讓人駐足流連,品味良久。

  博采眾長中悟道筆墨

  段學愚字癡徒,號半坡廬翁,是安徽碭山人。段先生與書法藝術的結緣,是從小學時的“描紅”開始的。彼時,談不上對筆墨的了解,只是按照要求把所要寫的字照著筆畫寫像了就可,對于任何一個年幼的小學生來講,這無疑是一個比較枯燥的功課,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積累。解放后上中學時期,段學愚看到教務處一位老師寫了一手讓人羨慕不已的好字,在如醉如癡時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像老師那樣把字寫好。正在此時,長期練習的積累由量變產生了質變,段學愚漸漸發現蘊含在每個書法字體里的藝術之美,在線條和結體中找到了打動心底的審美意趣。此后,他用在書法練習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隨著實踐的增加,深嗜的興趣和鉆研精神讓段學愚對書法藝術有了新的認知,他談道:“書法藝術很深奧,在我理解,書法是書寫的方法,藝術是對情感的表達,個人狀態的體現,還有創作者性格的彰顯,兩者是截然不同,但又是渾然一體的。也就是說,先要做到把字寫好,才能談到游刃有余地去表達藝術。”在認真研習書法的這段時間,段學愚參加過正規的書法培訓,也結交了諸多志同道合的師友,在不斷交流中充實著自己的藝術生活,不論從學識還是技法也得到諸多指點和提高。

段學愚作品《敕勒川》

段學愚作品《敕勒川》

  段學愚習字是從楷、隸二體入手,潛心琢磨其中玄奧。回顧當初習書歷程,段先生說:“《九成宮醴泉銘》和《玄秘塔碑》都是我的所愛。但我的最愛還是清代書家《黃自元楷書》。黃的楷書,博采顏、柳、歐諸家之長,鐫秀挺拔,結構嚴緊,端莊高雅,字型略長,自成一體,被清末同治皇帝賜為“字圣”名號。行書臨《蘭亭序》。學隸書,對我影響較大的是《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它形體楷隸,間有篆草,中鋒運筆,時有側鋒相佐,橫豎轉角變方為圓,內斂外延,雄渾寬廣,佛意深邃,是其它碑帖所沒有的內在魅力。我對該帖下的功夫最大,經常心摹手畫,入睡前躺在床上也要比畫一會”。相比于臨帖,讀帖才是段學愚更喜歡做的功課,他在讀帖上下的功夫可謂最深。他認為在習書的過程中,讀帖非常重要,就像宋代劉子翚《臨池歌》中所言,‘君不見鐘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的狀態。《散氏盤》《毛公鼎》、部分簡牘、甲骨文和賀蘭山巖畫資料等等,都是我用心讀過、看過的內容。”除此之外,他還時常光顧博物館,拍照存留了部分造型極美的文物、瓦當、收藏了京劇臉譜、篆刻、剪紙、人體藝術等不同藝術門類的圖片,作為自己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素材。經過觸類旁通,兼收并蓄的融匯,存于心境中,化到筆墨里。

  筆墨的豐富和功力的深厚不光在技法的體現上,關鍵在于人生閱歷所帶來的情思感懷,悟道自然的通透性靈與澄澈心境。在段先生的人生歷程中,讓他最難以忘懷的就是一九八五年,他加入了內蒙古怡齋書畫研究會后的那段生活。這個團體是十年動亂后,由呼和浩特地區的高校、科研單位中,愛好書畫的一些教授、專家、學者,自發組織起來的第一個民間社團。名譽會長由愛新覺羅.啟功先生擔綱。幾十年來,該社團在“以文會友,共磋技藝”的初心下,你帶一瓶酒,他拿一盤花生米,邊飲邊寫,邊歌邊賦,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或一杯茶、一頓飯應邀于學校、工廠、農村、部隊,奉獻于基層,被群眾與媒體譽為“塞外蘭亭”。這里不僅有同好的交流與學習,更有一望無垠的綠,風吹草低,遍野牛羊,身處如此闊遠的環境,能使他放開心扉,讓無限遐想信馬由韁地縱情馳騁,涵養著他豪放瀟灑的性情。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表現草原題材的。他從章法結構到筆畫安排都融入了一種深深的草原情懷,讓其筆端風華與內心感動合而為一。

  翰墨成就里孜孜以求

  細觀段學愚的書法作品,有承古的扎實,更有研新的意趣。他的楷書作品,在用筆上有藏有露,遒媚勁健。結體上變化多姿,匠心獨運。章法上則疏密斜正,大小參差,斂放揖讓,承接呼應,奇譎多姿,筆運灑脫流利,極其雅逸,在隨意中書寫而神韻自得,有秀勁飄灑,靈動宜人的韻致;隸書拙樸雄渾,其運筆簡捷,線條厚重,寓參差錯落于端莊平靜之處,體格寬博而氣勢恢宏,筆致蒼勁老辣,氣韻飛揚,端嚴俊美。在隸、楷、行、草、大篆各體中,段先生相對工隸。隸書也是最能體現他承古之功力和研新之成就的。無墨守成規的拘泥,更無激進求變的浮躁,一切都是在承傳規制里循序漸進。故觀其作,無火氣,無怪異,只有幽邃致遠的清寧。對于傳承與發展,段學愚也有著清楚的認知和變化的勇氣,他道:“我以為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打破長期以來禁錮在書法家頭上的緊箍咒,沖破“歷史名作不可逾越”的神話般的定位,鼓勵有實力,有勇氣,有目標,有追求的書法家,敢于踏上書法藝術復興之路,敢于攀登書法藝術高峰,創作出有審美高度,有高雅品位,有深刻內涵,無愧于時代的高峰之作,為國粹藝術寶庫再譜新章。這既是夢想,目標,自信,也是擔當。”

段學愚作品《廣結善緣》

段學愚作品《廣結善緣》

  《中外畫刊》社等22家藝術機構給予段學愚“完美體現了中國書法的生命與活力,證明了中國書法體系的活性特征與可發展性,對推動中國書法的繁榮發展和進一步提升中國書法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起到了關鍵作用”“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傳承推廣價值和產業價值。”“做出了前瞻性、思想性、歷史性的巨大貢獻”“代表著中國文藝的最高成就”“其作品可稱之為國內外藝術市場的重要風向標,在現在和將來都潛藏著很大的升值空間”等評價。段先生歷任“內蒙古怡齋詩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怡齋書院院長、“王鐸故里書畫院”名譽院長、“呼和浩特豐州書畫院”院長、“內蒙古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書畫網”首席簽約藝術家等職。段先生作品已入藏毛主席紀念堂、鳥蘭夫紀念館等19個國家和地區;入展北京“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展”及亞歐美重大書畫賽事并獲獎;入編《新中國美術家大典》《中國一線書法家》等百余部典集;入刻曹操紀念館、西王母萬碑林。代表作《敕勒歌》鐫刻于北京八達嶺新長城文化墻并噴繪在呼和浩特市區干道上,向世人永久展示。2016及2017年春,作品被主流媒體推向全國兩會。獲“東方之子”“慈善藝術家”和“中國蘭亭·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孔子金像藝術獎·金獎”“中國藝術金硯獎金獎”等榮譽;中國國家書畫網、中國書畫藝苑網等有專頁展示。出版有《段學愚書法詩詞選》《中國名書家·段學愚拾粹》專集,撰寫并發表書藝論文、詩賦、散文等。2003年在內蒙古美術館舉辦“小品、長卷展”并在部分大學巡展,反響空前。

  “我是一個沒有固定師從的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就是我的學書之道,我其實是一個靠喝百家奶長大的學書者。”段學愚道。七十四年的習書之路,前半程是斷續習字,后半程是學習書法藝術。他之所以取號“半坡廬翁”,就是告誡自己,在書研道路上,要永葆其不懈追求的理想。段學愚也正在以其謙遜德品和求進之心譜寫著自己藝術成就的新篇章!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