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曉慶談書法說開去
--作者:穆明祥
近日,微信圈中有人轉發了一個手機短視屏,大明星劉曉慶在視屏中說:我個人認為只要用毛筆寫字就是書法,沒有什么一定之規。世界就是由這些創造,一步一步地這樣創造……隨后群里就有人不淡定、不靜默了,說啥的都有。
竊以為,劉曉慶的話不是連一點道理都沒有的。因為,原來沒有書法這一說,可不就是“一步一步地這樣創造”后,才有了書法這一藝術專用名詞了嗎?書法,就是用毛筆寫的字,用毛筆寫的字,自然就是書法了。當然,她還忽略了一個關鍵要素:墨。應該說:只要用毛筆蘸墨(或其它有色顏料)寫的字就是書法。毛筆蘸水寫的字能不能叫做書法呢,當然不能。只要毛筆蘸了墨(或其它有色顏料),不管是寫在宣紙上,還是其它普通紙上,抑或是寫在石頭上、墻壁上等,都可以稱作書法。至于水平的高低,那就另當別論了。
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篆、隸、正、行、草)的藝術。中國書法藝術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商、周金文已具藝術性,秦篆、漢隸、魏碑和晉韻、唐法、宋意等更見豐采多姿。數千年來,也產生過為數不少、燦若星辰的書法大家——王、顏、歐、柳、趙……等等。但評定書法藝術高低的如劉曉慶所說的“一定之規”似乎還沒有。作品質量的好壞,藝術水平的高低怎么評定?究竟是一寸、一搾為高,還是一尺、一仗為高,沒有個絕對的標準。正所謂:藝無止境者也。
書法,歷來大多都是憑不同人群的喜好言其某某作品之優劣的,尤其是當權者的認可最為重要。比如,嚴嵩、秦檜(據說我們現在使用的宋體字就是秦檜創造的)的字不可謂不好,因為他們是奸臣、壞人,人們都不喜歡掛;而岳飛的字能比他們好到哪兒去呢,人們卻都很喜歡,因為他是忠臣、英雄。再如,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他活著的時候和死后數百年里,也沒見被人捧到天上去;可在他死后數百年的唐朝,據說由于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鐘愛,把它視為神品,一下子就青云直上了不得了,以至于成了被后世譽稱為中國行書絕代佳品——中華第一行書。這恐怕連王羲之自己都沒有想到他一時的即興之作,會受到后世的如此推崇,以至于達到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地步(以上所舉人事,絕沒有褒此貶彼之意,僅是用于舉例而已)。
有些事物的好壞、優劣,是有標準,也能定出標準的;而有些事物是沒有標準,也很難定出標準的——比如書法。既然沒有標準,好壞、優劣何以言之?即使能言,也是非常模糊和不夠科學的。所以說,對一般人的寫寫畫畫,也就不要去評頭論足、無端指責、說三道四,甚至口出不遜之言了。書人自有書人的修為涵養,即使別人寫的不如自己好,也應本著誨人不倦的態度給予必要的藝術指導或真情鼓勵,切莫動輒挖苦、諷刺、打擊;別人也沒有妨礙到你成為書法家的路,何苦呢!再者,也不要像有的人那樣,動輒顯擺、吹噓自己隨便寫的都是精品佳作,好的了不得;詆毀別人的什么都不是,糟的一塌糊涂。要知道,老說別人不好的人,也不見得自己就有多好。
最后筆者要說的是,大家應該放平心態,把寫書法當做修心養性、健身娛樂來看即可。莫必要非得要成為一個書法家。要知道,歷史上、現當代被歷史、社會已經認可的書法大家就那么為數不多的一群人,一般的人是很難得到自己想象中的位置的。如果那么容易成為大書法家,人們怎么會對做一個書法家會那么上心、向往呢?正如吳冠中大師所說,三十年可以成就一位畫家,一輩子也成就不了一位書法家一樣,要想成為一位書法家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