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教育時評

教學心得--作者:李龍安

時間:2020-12-03 20:31:2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重復是記憶之母”,要在學生對所學知識還沒忘記之前及時復習。

與眾不同的容易記住,開頭和結尾的容易記住,要讓學生掌握長用的記憶技巧,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即使大科學家,他的大腦也有百分之七八十沒有開發使用。所以,每個學生都不存在腦子不夠用的問題。如何能讓腦子夠用?第一,要接受的信息多,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到巨人的肩上去,能繼承才能創造;第二,要刺激大腦使之興奮,讓休眠的腦細胞起來工作。(此段部分觀點引自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

觀察力對學生來說,要“視思明,聽思聰”,不能把“凸”當成“凹”,“b”當成“d”。對于科學家,思想家來說,則是透過現像看到本質的洞察力。觀察力弱的學生,學習能力差;洞察力差的科學家則難有重大發現發明。

一個人的成才,離不開環境熏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因此,把教育完全推給老師,是不明智的。一個學生學習好,老師就說是他的功勞,也是貪天之功。

“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據說這樣的家庭能出狀元。所以,要想讓孩子成才,首先家里要有些藏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對什么感興趣,這是很重要的事。

有位老師說,聽優質課,如看時裝模特表演。我對此說大贊。

我們的教育是平面的,就是說,幾千萬老師都是一個教育思想,一個教學模式。也許,立體的教育更有利于多元人才的培養。

讓學生背誦的應該是經典,像那“爬上房,吹喇叭,吹出一輪紅太陽”之類的作品,實在不愿讓學生背誦。因為紅太陽是升起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關鍵不是考不考試,而是素質教育是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教育。

孔子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也,雖愚必明,雖弱必強。”記憶力和理解力差的學生要想趕上學習,補習是不能少的。

要想有出息,就要能考試;要想能考試,就要多做題。

傳統的四環教育

預習要扎實(預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聽課要專心(不論老師用什么方法教,學生專心是關鍵),作業自己做(能自己輕松完成作業的學生,學習不會差),復習要及時(復習不及時,等忘記了再復習,如同重學)

《三字經》里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在,由于打工,許多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是空白的。

膽小的孩子可以通過練武術改變性格。

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打開自我教育之門。

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學生也可以分為四類:沒教就會的;一教就會的;費些勁能教會的;無論怎么教也教不會的。愛迪生就屬于無論怎么教也教不會的,于是老師不要他了,回家去媽媽給他教,然后自我教育,成了偉大的發明家。世事復雜,教育也很復雜,誰是人才,是不可輕易論斷的。

少年牛頓牽著馬,馬身上馱著面粉。他一邊行走,一邊想什么。走到家時,手里只牽著一根韁繩。馬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丟了。人們都笑話牛頓是洋昏兒,哪里知道真是由于洋昏兒式的專注,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紛紛跑向英國的時候,英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跑向德國的時候,德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跑向美國的時候,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接下來,希望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都跑到中國

教育也要轉型,要從單純的記知識轉到培養能力上來。標準答案禁錮思想的做法也該丟棄了。

萬物離不開陰陽兩儀,杰出人才離不開他教和自教。

作者簡介:李龍安,宕昌縣哈達鋪鄉村教師,于教學工作之外,閑暇時間堅持寫作。自費出版《成功隨筆》等詩文集八本,也相繼發表在一些刊物上……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