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中小學教育 > 中小學

寫好作文的第一步,讓你的文章有內容可寫

時間:2015-12-23 09:04:3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在讓孩子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聽到最常見的回答就是:寫什么啊?不知道寫什么。往往這時候,老師和家長就會很著急,“怎么會沒什么寫的呢?”“什么都可以寫啊,比如剛不久前還帶你出去旅游了呢”。

  孩子一般說,沒有內容寫或者不知道該寫什么的時候,有兩個含義:

  第一種是:我真的想不出來要寫什么事情、什么東西、或者什么人。腦子里空空的。

  第二種是:我有件事情寫,比如出去旅游了,比如我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可是好像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了,你卻讓我寫600字,800字,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寫。

  針對第一個問題,很多專家老師會說:語文需要平時生活的積累,需要長期的觀察,需要從生活中汲取營養。但是,具體到該怎么去做,怎么去觀察,怎么把日常生活和語文學習與寫作聯系起來,真正能說清楚的人并不多。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語文的本來面目是什么,作文的本來面目又是什么?有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那么語文的初心是什么?作文的初心又是什么呢?難道我們真的就是為了能在考場上完成一篇分數不錯的文章,考上理想的學校,然后把語文書一扔,萬事大吉了嗎?難道說,老師布置得那些死板,有諸多限制的練習只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快的適應考試,學會一堆考試技巧嗎?

  語文的學習,從語言方面說是用來與人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感情。從文學方面講,是讓語言表達得更加生動、準確、優美、清晰和豐富,使我們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認同。

  我們每天的生活,說話,都需要和人交流,我們不會覺得平常說話有困難,卻會覺得輔導孩子寫作、閱讀無從下手,如果語文的學習不能讓我們更加自由的表達思想,感受文學的魅力和快樂,反而成為了一件應付考試的苦差事,那無疑是我們的想法出了問題。

  

  我們平時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其實也是運用語文技巧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說,今天很開心,和小伙伴一起踢球,我們贏了。他也許會掛拉呱啦地說,怎么晃過了一個同學,怎么傳了一個精彩的球,怎么打門,然后進啦。

  其實,如果我們足夠留意,這樣的話語記錄下來,稍微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很精彩的文章。但為什么真到了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反而寫不出來了呢。

  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寫作文很簡單,它不是一種束縛,它是為了讓我們能更自由、更準確、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看法、思想和情感。讓我們能更自在地和別人溝通。如果我們可以掌握一些技巧和表達方式,能讓這樣的溝通和表達更順暢。

  

  好,這才是語文學習的初心,只有我們一直記得這個目的,那么很多語文學習中的一些問題該如何處理,該怎么取舍,大家也就會有一個方向,不至于迷惑了。

  我們來解決沒有內容寫的第一個問題,真的沒有內容,該從哪里去找素材,該怎么去留意,去尋找,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

  前些時候,舉行70周年的閱兵。很多老師都布置了寫觀后感的作業。如果,我們簡單得和孩子說,你要好好看啊,要仔細看,然后好寫觀后感。我想,大多數孩子是不知道該怎么“好好看”,該看哪些東西才算是仔細了。

  

  這里我們講觀察的第一個要點:要有目的的觀察。什么叫有目的?不是告訴孩子你給我好好看看電視上的閱兵,你仔細看看這朵花,這顆植物,或者是你要注意我們旅游中的景物啊。這都不叫目的,這叫目標。人們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去仔細觀察。

  目的就是我為什么去觀察,我想通過觀察發現什么。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或者在做模仿的時候,他們其實就是在觀察。比如有的孩子拆一個玩具,他會看哪里有接縫,哪里可以折起來,這才是觀察。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提醒孩子,給他們一個觀察的目的,慢慢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生動的文章,無不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孩子對生活都是很好奇的,但他們是處于一種直覺,一種感受,還沒有上升到邏輯的階段。就需要家長去引導孩子。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

  和孩子談論他們喜歡的東西,并問一些很小的小細節,孩子因為對這些東西本來就喜歡,如果發現自己沒注意到這些小細節,自然會認真地去觀察發現,待孩子觀察能力和興趣培養起來后,再把孩子引向更廣一些的范圍。

  

  好,說回到閱兵,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在這里我只是給大家一個提示,因為可能家長們知道了原理之后,自己想到的方法可能更適合自己的孩子,比我說的更好。我們可以先給孩子介紹一下閱兵的背景知識,可能有孩子會對武器感興趣,那么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找一些資料,然后真正看的時候,就會更有重點。

  觀察的第二個要點:如果條件允許,在觀察的時候,鼓勵孩子動用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種途徑。這個要點,說出來大家都明白,但真的要在實際當中去應用,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有意識得用得好。比如孩子過生日,生日蛋糕,色香味俱全,那么在寫的時候,鼓勵孩子從不同的感官去觀察,去體驗。會得到更為豐富的感受和體驗。

  

  觀察的第三個要點: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與眾不同的地方。

  家長在平時和孩子聊天交流時,先是多問問他們看到的事特的情況,再有意識地讓孩子把自己觀察到的特點或情況分門別類地進行說明,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歸納總結能力,并善于發現事物最具代表性的特點,對孩子在作文中的事物特點的表現和材料的選擇方面,都很有幫助。

  觀察的第四個要點:要注意細節的觀察。要注意點和面的結合。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經常有意識地注意這幾個方面,并且將一些訓練的內容讓孩子寫下來,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僅會積累豐富的素材,而且在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其實,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學習技巧的學習,也是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的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如果有家長的配合會事半而功倍。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