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蘭州訊 7月26日上午,蘭州市城關區臨夏路街道靜安社區靜安物業廣場人頭攢動,一場以“食品安全進社區·優質生活共守護”為主題的科普活動火熱開場。陽光映照著居民們求知的笑臉,互動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為夏日的社區增添了濃郁的煙火氣息。
活動甫一開始,主持人充滿活力的號召——“弄明白‘舌尖上的安全’,給家人健康‘把好關’,還有好禮帶回家。”——便點燃了現場熱情。
隨后,蘭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授王玉和甘肅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梁效成兩位專家輪番帶來“接地氣”的科普。梁效成結合國內外典型案例,用通俗語言點破食品安全誤區:“西瓜切開后48小時細菌易超標”“冰箱并非萬能箱,李斯特菌在5℃照樣生長”“濕米粉泡發超2小時有風險,建議丟棄”……這些貼近生活的提醒,讓臺下居民頻頻點頭,不少人立刻掏出手機記錄要點。
王玉則從“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切入,強調“食以安為先”的重要性。他結合膳食指南給出具體建議:“每天吃夠12種食物,一周25種以上”“老年人要重視肌肉流失,適當運動很關鍵”,將宏觀政策轉化為居民餐桌上的實用指南,贏得陣陣掌聲。
抽獎環節將氣氛推向高潮,數十名幸運居民喜提金合昔蘭州百合汁、紅古窯街大什字釀皮、甘肅尕鄧餐飲鹵肉、張掖路甜食店美食等本地特色禮品,笑容滿面。一旁的商家展位前排起了小長隊,居民們爭相試吃。“這百合汁清甜爽口,難怪大家都愛。”“釀皮味道正宗,吃得放心最重要。”大家邊品嘗邊交流,在美食體驗中感受“安全”與“美味”的結合。不少居民感慨:“活動太實在了,長知識、品美食、會鄰里,一舉多得。”
靜安社區黨支部書記馬小蓉看著居民們積極互動的場景,深有感觸地說:“食品安全是社區治理的‘民心工程’,靜安社區老年人多、家庭戶密集,大家對‘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需求特別迫切。這次活動把專家請到家門口,把實用知識送到居民手上,還能讓大家通過抽獎、試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快樂,既接地氣又有溫度。今后社區會繼續聯合更多力量,多辦這樣的惠民活動,讓‘安全’二字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讓大家在靜安社區住得安心、吃得放心、過得舒心!
作為活動場地提供方,靜安物業公司負責人也主動表態:“物業不僅是管小區大門、搞衛生的,更要當好居民生活的‘服務者’。今后,只要是對居民有益的科普活動、便民活動,我們絕對大力支持,場地隨時騰出來,水電保障跟得上,讓靜安物業廣場真正成為連接鄰里、傳遞溫暖的‘幸福驛站’!
本次活動由甘肅廣電總臺科教頻道、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主辦。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會長漆新平、頤圣養老產業集團董事長溫耀禹出席活動。漆新平表示,食品安全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科學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讓居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升食品安全意識。
活動在居民們的意猶未盡中落下帷幕,F場一位老人說:“今天學到的知識太有用了,回家就給孫子講講怎么選零食,給老伴說說冰箱該咋清理!边有市民表示,這場充滿煙火氣的科普活動,不僅傳遞了知識,更凝聚了守護健康生活的共識,為構建安全、健康、和諧的社區環境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